醒醒吧,老好人!千辛萬苦做一個「老好人」,反而是一種暴力

友善、彬彬有禮但消極、沮喪;

害怕付出感情,悲傷時不露聲色,以亢奮來填補孤獨;

不熟悉自己的內心世界,不知用什麼詞語來訴說自己的需求與憤怒;

羞怯,抑鬱,懷疑,猶豫不決,喪失生活情趣,世界似乎不停旋轉,等待著能被誰拯救……

如果閱讀這些描述有被戳中的感覺,很可能,你是傳說中的“老好人”。這一形象在我們的辦公室、家庭、朋友之間無處不在,你一定不會陌生:“老好人”願意聽從任何人的意見——除了他們自己的。長期做一個“老好人”是疲憊而痛苦的,因為那意味著長時間忽略自我需求,這無異於對自己實施暴力。這種情感暴力是我們缺乏意識的後果,往往暴力本身也會隨之轉嫁到別人的身上。

在成為一名心理治療師、人際關係培訓師之前,律師托馬斯·德·昂桑布爾就是一位十足的“老好人”。他在近期出版的《醒醒吧,老好人!》一書中,對這一心理現象進行了深入解剖。有多少讀者,與他一樣曾身陷這樣一種難以言說的情感暴力?

事實上,暴力,無論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都源於一種詞窮。當我們沒有將自己的力量用於創造、激勵或保護,而是用於強迫我們自己或別人時,就產生了暴力。這種暴力之所以說不出來,是因為它滲透到了我們每天毫無惡意地使用的話語之中,伴隨我們的日常詞彙而傳播。而我們試圖去說出它:“老好人”為何會產生情感暴力?它的表現是什麼?又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去克服它?

本文整合 | 董牧孜

原作者|(法)托馬斯·德·昂桑布爾

譯者|祝華

為什麼說“老好人”需要改變?

與一些老好人打交道,也就是說,與那些因為害怕做錯事、給人留下壞印象、變得脆弱、表現出他們的脆弱性和(或)力量而不敢說出自己真實想法的人打交道,是令人非常不安的。

為了使自己在關係中感到自在,我們需要確定,如果對方說“是”,那就是是,如果對方說“不”,那就是不。如果我們必須不停地想象對方的真實動機是什麼,因為我們不相信它可能是真實的,這會使我們精疲力竭,也會使我們擔心遭到反擊。

醒醒吧,老好人!千辛萬苦做一個“老好人”,反而是一種暴力

《醒醒吧,老好人!》

版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2018年7月

如果一個人到處委曲求全,以符合她好女兒的形象,以此取悅她的父親,那麼她很有可能會期望自己的丈夫屈從於好丈夫的形象來取悅她,正如她自己屈從於好妻子和好母親的形象以取悅他。如果我們阻止自己成為自己,那麼我們就有可能,往往是無意識地,阻止對方成為他自己。

我們沒有學習如何按照他人本來的樣子去愛他們,而是按照我們期望中他們的樣子去愛他們。真正的交心發生在人與人之間,而不是角色與角色之間。

“停止做老好人,做真實的自己。”在某一天的培訓中,這個句子浮現在我腦海中。當時我正在與一位女學員總結一個角色扮演遊戲,她剛剛意識到,她的暴力常常源於她為了做老好人而掩蓋自己的真實感覺和需求時所感受到的沮喪。由於做老好人,她最終爆發了。

當時,我有點兒心血來潮地提議:“停止做老好人,做真實的自己。”

兒時,我們把自己的憤怒或悲傷裝在口袋裡,以便重新融入家庭圈子,我們無意識地發現,做老好人比做真實的自己更容易。於是我們學會了背叛自己,而從長遠看,這個代價是沉重的!找回自我需要時間和精力。唉!如果我們沒有弄丟自己該多好。幸運的是,儘管我們養成了這個習慣,我們也能夠擺脫這種習慣。

甘地(Gandhi)說,“不要混淆什麼是自然的、什麼是習慣的。”直面自己的自然情緒與那些掩飾的習慣是重要的,不論是恐懼,憤怒,還是那些自我的面具……

“老好人”最常見的特徵之一:恐懼


我們可能大部分時間都活在對他人的反對、批評或無動於衷的恐懼中,活在對他人的反應的不信任和對我們的素質或能力的懷疑中。因此,不信任和懷疑往往被視為生活原則和正常的運行模式。

對方總是或多或少地被視為一個審判官,他的批准或反對影響著我們的幸福。我們因此總是或多或少地擔心自己因“做得不夠”而配不上對方的目光或不足以收買對方的仁慈。我們活在一些“商業關係”中(買進認可,賣出真實),而不是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延伸閱讀

醒醒吧,老好人!千辛萬苦做一個“老好人”,反而是一種暴力

《非暴力溝通》

譯者: 阮胤華

版本: 華夏出版社 2016年1月

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中闡述了這個問題:“由於習慣了一種以收買、贏取和配得上為傳統交換模式的文化,我們常常在簡單的給予和得到時感覺不自在。”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懷疑區內煎熬:我們害怕得到我們的位置,害怕真實地存在,害怕肯定我們的身份,因為我們不確定我們是否會因為自己的本來面目而被喜歡和接納。

反之,我們害怕對方得到他的位置、真實地存在、肯定他的身份,因為我們不確定在這之後我們是否能夠繼續在他面前存在。對方,即使親近如配偶,也總是或多或少地被視為一個妨礙者——我不敢說他是一個敵人,儘管我時常聽到這樣的比喻:某人妨礙我們去做自己。

妨礙我們做自己的,是我們看待“所有這一切”、經歷這些關係的方式,是我們內心的安全感和信任的需求還沒有得到必要的關注,從而沒有發展壯大,使我們能夠更加自如地經歷“所有這一切”。我們或許不能根除恐懼。恐懼和信任,以及痛苦和歡樂,都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能夠解放我們的,是我們不再因恐懼而害怕的心態。

“老好人”最常見的特徵之二:被埋藏的憤怒


有兩個原因使我們的憤怒難以承受,無論是表達它,還是理解它。第一個原因與我們對說“不”猶豫的原因性質相同:害怕被拒絕。我們已經聽到足夠多的“當你生氣的時候,我不喜歡你”這類話,從而認為在社會交往中,生氣是不受歡迎的。

使我們壓抑自己的憤怒或者躲避對方的憤怒的第二個原因是某些憤怒導致的悲劇:侮辱、毆打、犯罪……在世界各地,憤怒在以悲劇性的方式爆發,而因為這些後果是破壞性的,我們就以為憤怒本身是破壞性的。實際上,我們始終混淆了憤怒的感覺和我們每個人在這種感覺下所做的事。

延伸閱讀

醒醒吧,老好人!千辛萬苦做一個“老好人”,反而是一種暴力

《狡猾的情感: 為何憤怒、嫉妒、偏見讓我們的決策更理性》

譯者: 王曉鸝

版本: 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8月

儘管它的影響是悲劇性的,但憤怒本身是一種有益健康的感覺,它表現了我們內心一種強大的生命力。如果我們的感覺是儀表盤上閃爍的指示燈,那麼憤怒就是閃著藍光的緊急指示燈。它說明某些生死攸關的需求未被滿足,我們急需放下手裡的一切事情去關注它們,因為駕駛員已不在車上。“我不在狀態”這個相關的表達方式清楚地說明首要的事情是找回“我自己”。於是,憤怒引導我們“密切注意”傾聽我們自己,同情我們自己。

當我們在報上讀到一個瘋狂的殺手掏出一把防暴槍在人群中掃射,或者殺了他的妻子和孩子們然後自殺,而同一樓層的鄰居卻往往肯定這位先生平素和藹可親,從不說話,非常安靜……我們由此可以想象是這位先生被壓抑許久的憤怒一下子爆發了,因為這種情緒沒有機會時不時地表達出來。

實際上,如果我們從兒時起就一次接一次地埋藏了我們的憤怒,如果我們從三四十歲起就小心翼翼地偽裝、隱藏了我們的憤怒,這就好像一顆接一顆、一顆挨一顆地埋藏了許多地雷。從外部看,一個美麗的地方被維護得很好,而它的內部,就是一個雷場。

“老好人”最常見的特徵之三:戴面具的人


生意人或同事之間的辦公室禮節往往包含微笑,通過語調、表情甚至幽默來表達熱情。這些舉動實際上掩蓋了一種內心的冷漠,以及只關心達成生意或和平共處的心態。某些人可能對所有人都和藹可親,卻根本不知道他們自己究竟是誰。馬歇爾•盧森堡用“一個友善的死人”來指稱這種人,他們沒有自我認同,沒有存在感,沒有生命。

延伸閱讀

醒醒吧,老好人!千辛萬苦做一個“老好人”,反而是一種暴力

《取悅症》

譯者: 姜文波

版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5年7月

如果我們戴著面具,而對方也戴著面具,那麼我們彼此間存在的則不是一種關係,而是一場假面舞會。如果這很滑稽,而且大家都開心地戴著面具做遊戲,那麼我看到的只是一個享受快樂的機會。不幸的是,經驗表明這些假面舞會是淒涼的:它們不是把人們聚在一起,而是把人們隔開;它們沒有讓人們做美夢,而是讓人們輾轉反側……至於殷勤,望文生義,我在這裡談到的是討好式的殷勤——一種態度上的殷勤,則沒有被真正的心靈衝動承載,沒有發自內心深處的為他人的幸福而給予和奉獻的興趣,而是被害怕失去、害怕拒絕、害怕批評、害怕承擔的恐懼感所驅動。

在這副彬彬有禮的殷勤的乾枯面具後面,我們可能習慣於經歷一些貧血的、無菌的關係,而我們很可能把它們當作真正的人際關係。同樣,如果我們永遠只喝可口可樂,我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想象我們需要去嘗一嘗葡萄酒。

從真實開始,停止做“老好人”


“為了做老好人”,我們常說“是”,而我們想的卻是“不”。這樣做大多數時候是為了避免衝突:“如果我挑起了衝突,他們還會愛我嗎?如果我不同意,我還會一直可愛嗎……”

我看到如此多的夫妻和家庭,他們中的每個人都各自封閉在自己的角色中,同時也因此停止或竭力限制個人和人際關係發展的一切過程。他們很快就習慣了麻木的狀態。於是,當一方想要改變,想要發展,想要重新審視他的存在方式時,另一方(或其他人)就會恐慌:“你不再像以前一樣了,你變了(言下之意是:這樣行不通,你應該一如既往),你這樣做不合情理,不要扔下我一個人。”

沒有了尊重,愛又算什麼?愛對方本人,也就是說我們對他感興趣,我們接受他正在成為或可能成為的樣子——這就是愛對方,包括愛他的成長、開放和多樣化的全部潛力。

我們抑或出於叛逆或害怕喪失自我而始終說“不”,因為這是我們找到的保護我們自我認同、安全感或被認可的需求的唯一方式:“我反對,故我在。”學會說“不”是我特別重視的一個階段,因為它引導我們必須去研究我心中堅守的四個價值:

1)尊重對方的感覺和需求,就像尊重我們自己的;

2)必要的自主性,以便花時間去確認我的感受和我想做的事;

3)傾聽不同問題和嘗試關注所有相關需求的責任感,不只是為了對方的需求而損害我的需求,也不是為了我的需求而損害對方的需求;

4)表達我的反對意見並建議一種可能與別人對我的要求完全不同的解決方案或態度的力量。


延伸閱讀

醒醒吧,老好人!千辛萬苦做一個“老好人”,反而是一種暴力

《可愛的詛咒》

譯者: 王麗

版本: 九州出版社·陽光博客 2016年2月

結婚時,如果伴侶雙方互相做出這種承諾:“我向你保證永遠不對你客氣,始終做真實的自己”——雖然它與新婚夫妻傳統的“永不”和“始終”的承諾相比可能是不同的或不合慣例的——但這對於二人生活的安全和舒適而言卻是基本的。於是,當懷疑對方的動機時,當擔心對方因為“客氣”而做了某事時,就可以互相“拆穿”:“你是客氣還是真的?”這使得伴侶們在開玩笑的同時給了自己一個機會去調整要做的事和做這些事的動機,從而使任何一方都不會出於責任或“因為應該做”“因為沒有其他人去做”而去做任何事,而是出於給予和為共同生活的幸福做貢獻的興趣去做。

如果不關注真相和真實性,就難以建立起持久而令人滿意的關係。當然這並不簡單,短時間內,實事求是往往令人不自在,這需要警惕性和練習,從而獲得表達自己的力量和接納對方的寬容。

交心,意味著首先要做自己,而我們對於對方的關心也不等於為對方全權負責。關心是幫助對方經歷他需要經歷的,而不是阻止他這樣做,也不是試圖儘量減輕對方正在經歷的痛苦,進而使他忽略這一痛苦。關心,是幫助對方走進他的困境,深入他的痛苦,以便從中走出來,同時意識到這條路是屬於他的,除他以外,沒有任何人能替他走完。關心,是相信對方如果能夠自我傾聽或在適當的場所得到傾聽,他往往會掌握所有必要的資源來擺脫困境。這一切的前提是我們已經獲得了這種自信和自尊。如果我們不相信我們自己,我們又如何能相信對方呢?

在這樣的認知基礎上,我們通過話語的載體來表達思想和意識,因此,一種“非暴力溝通”也可以成為解決問題的必要方法。昂桑布爾借鑑了馬歇爾·盧森堡博士《非暴力溝通》一書的觀點,認為如果弄清楚自己的真實感受,我們將更容易找到既表現我們的力量,又不侵犯彼此的機會,以消除那些由干擾溝通、產生日常暴力的意識和語言。

非暴力溝通的原則其實並不新鮮。或許就如同昂桑布爾在自序中所寫,經營一種充滿信心和喜悅的情感關係所要做的其實不難:

“我承認我是有需求的,我能夠傾聽並區分這些需求,在它們之間確定優先等級,由我自己關照它們,而不是抱怨沒有人對它們負責。我把從前花在抱怨、反抗和傷感上的所有能量一點一點地蒐集起來,並關注它們,使它們服務於內心的轉變、創造和各種關係。同時我意識到並且承認,他人也有需求,而我不一定是唯一有能力並有時間滿足這些需求的人。”

——當我們不再以他人期望的樣子被愛,而是學會作為我們自己被愛,或許才能收穫一段段真正有益的關係。

本文為獨家內容。整合自《醒醒吧,老好人!》一書,作者:(法)托馬斯·德·昂桑布爾;譯者:祝華;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整合較原書章節順序有調整及刪節。

整合:董牧孜;編輯:走走。題圖素材為電影《芳華》劉峰人物劇照。未經新京報或出版方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