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酒的藝術

話說:“亂世黃金,盛世收藏”。洞藏老酒覺得一個時期以來收藏領域呈現出的一派持續繁榮景象從一個側面寫照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


收藏活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原始人類為了裝扮自己,採集漂亮的貝殼、磨製出精美的玉器,將它們佩帶在身上;戰國著名哲學家惠施,藏書達五車之多,在當時可謂是大藏書家;到了漢代,漢武帝曾設置秘閣廣為收藏。

  我國千百年來的收藏觀往往注重收藏的文化、精神內涵而淡化收藏的經濟價值。今天,市場經濟賦予收藏更深、更廣泛的內容。一位藏家說得直白,談收藏價值無非就是保值、增值。這話雖然偏激了些,但反過來不能增值的東西必定是沒人願意去收藏的。

收藏酒的藝術

  茅臺酒打“年份”牌就是衝收藏來的,因此收藏茅臺陳釀能否增值便是這品牌策略成功與否的關鍵。一般來說收藏品增值究竟有哪些因素呢?大抵有這麼六看:

  一看發行量。發行量越少,就越易增值,就越值錢,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即如80年陳年老茅臺,明確是限量生產的,增值的可能性就很大。

  二看存世量。存世量與發行量有相似但也有不同之處,發行量少的存世量很少,但發行量大的,存世量卻不一定都大。特別是酒類藏品,出廠之初可能量大,但作為宴飲之用也可能消耗很大,因而出現存世量較小,使藏品變得珍貴。

  三看需求量。需求量很大,造成供不應求局面的藏品,即使發行量很大,或發行時間較短,也較易升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