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下滑、評級機構給出負面展望 順豐控股市值兩天縮水140億

37.13元/股、跌幅0.99%,繼昨日大跌之後,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順豐控股,002352.SZ)10月30日再度收跌。

今年躋身全球第五大快遞企業的順豐控股,卻沒能贏得資本市場的力挺。兩個交易日,該公司總市值縮水了140億元。

兩大因素直接對順豐控股近日的股價造成衝擊:評級機構標普調整順豐控股的展望,以及最新發布的三季報顯示,該公司短期業績承壓。

10月29日,標普確認給予順豐控股A-評級,但是將其展望由穩定調整至負面觀察。在此之前,順豐控股剛剛發佈了三季度報告,交出了一份並不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順豐控股三季報顯示,今年1至9月份,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53.68億元,同比增長約31.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0.28億元,同比下降約17.0%。

由於去年前三季度順豐控股通過處置豐巢科技股權獲取大額投資收益,造成同比淨利潤數據基數較大,致使今年前三季度業績相形見絀。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順豐控股今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為28.21億元,同比增幅降至個位數6.5%,表明其主營業務的經營狀況的確遭遇了一定的壓力。

業務量和毛利率數據反映了順豐控股短期內遭遇的困境。

在業務量方面,順豐控股第三季度業務量增速放緩。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完成業務量18.58億票,同比增長35.3%,市佔率為8.4%,較2017年底有所上升。但第三季度,順豐控股的業務量增速下滑至26.5%,未能維持上半年的增長勢頭,導致該公司三季度末的市佔率降至8.1%。

在市場份額萎縮的同時,順豐控股還在加大資本開支發展新業務,進一步擠壓了毛利率。

三季報顯示,順豐控股前三季度在建工程、開發支出以及長期股權投資項目金額均呈現翻倍式增長,這表明該公司在報告期內加大對外投資和研發投入。與此同時,報告期內,順豐控股主營業務的費用增長過快。前三季度,該公司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分別為58.57億元、14.4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3%、46.7%。

上述因素致使順豐控股毛利率下滑。今年前三季度,順豐控股整體的毛利率為18.4%,較去年同期減少2.1個百分點。這其中,該公司第三季度的毛利率為17.5%,同比和環比分別下降1.8個百分點、2.6個百分點。

眼下,順豐控股正毫不猶豫地加大對新業務的投入。近期,該公司斥資55億元收購DHL中國供應鏈業務以加速綜合物流的佈局,便是一個縮影。但值得注意的是,新業務短期內無法快速釋放業績,勢必還會帶來負面衝擊,因此順豐控股也考慮到2018年全年度的淨利潤存在下滑的可能。

根據業績預告,順豐控股預計今年全年的淨利潤為43.6億元至52.6億元,變動幅度為-8.6%至1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