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要求他的棺材往南擡,繩斷便葬,這是爲何?

縱觀史上一生充滿傳奇的人物,他們的死亡都伴隨著許多疑點或者謎題。比如難解的遺言、神秘的墓葬方式、蹊蹺的死亡方式,奇葩的陪葬品等等……這一部分原因出於後人對歷史名人的想象,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這些名流對生死的態度獨樹一幟,非平常人能夠相比。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要求他的棺材往南抬,繩斷便葬,這是為何?

在三國之中,有三位知名的密葬擁護者,都下令不要在自己的墓葬之中放入大量珠寶陪葬。這都是因為當時盜墓之風實在猖獗,眾人皆是衝著墓葬之中的錢財而去。曹操出殯當日,用72口棺材掩人耳目,司馬懿密葬連妻妾都不允許合葬,命令後人種樹鋪草,就是不可以立碑。還有一個匪夷所思的就是諸葛亮的遺囑了,正如題目之中所說,他命令四個人抬著棺材一直走,其實這就是他密葬的高明之處。

諸葛亮死時家中除了幾畝薄田並沒有多少財富,他連生的時候都對這些沒有多大興趣,何況是死後。他在死前留下遺願,希望幼主能為他安排四個士兵,扛著他的棺材一直往南走,一直等到繩子斷了再下葬。而對外所立、供人祭祀的墳墓,不過是他叫劉禪安置的一處衣冠冢而已。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要求他的棺材往南抬,繩斷便葬,這是為何?

諸葛亮叮囑劉禪,衣冠冢就立在定軍山,依山而建、不用耗費人力。只要挖出一個可以放下棺材的坑,埋進一些他平日裡穿的衣服就可以了。蜀國對諸葛亮有多看中,他若是這般草草下葬劉禪多少有些猶豫。而諸葛亮態度堅定,他便也順著諸葛亮的意思叫了四個人過來。

這四個人抬著一個裝著死人的棺材,朝著一個毫無目標的方向,還要一直抬到繩子斷為止。其實對於這四個人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且不說這古代路不好走,口糧又不可能帶上多少。就是每天大半夜露宿在野地裡,對著一口棺材,正常人也受不了。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要求他的棺材往南抬,繩斷便葬,這是為何?

所以這四個人很可能在半路就合計好將諸葛亮給埋了。因為回去之後劉禪肯定要追問他們幾個葬在哪裡,他們心中有愧答不上來,所以乾脆就直接逃跑不再回去,找個地方隱姓埋名,守著秘密過完下半生,那麼諸葛亮的墓地就像他們的行蹤一樣永遠成為一個謎。

退一萬步說,如果他們回去了,對於這件性命攸關的事情他們也只會撒謊應付,劉禪會因為他們事情沒有辦好而責罰他們,將四人滅口,如此,知曉諸葛亮墓地的人就全部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