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和“你”打交道,请多多指教

第一次和“你”打交道,请多多指教

成功人的成功你模仿不来,但“失败者”的教训也许你能学会一点。

成功的方法千千种种,每一种看起来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不可复制。但如果你能从“失败”的经历里吸取点教训,或许对你更实际。

职场最初几年,真的会影响今后的人生格局,步入职场我们都需要像失败者学习。

1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朋友小关的故事。

大学毕业后的半年,他现在的月薪是,2000元。

对于许多人,甚至他自己都知道,在广州这所高消费的城市里,每月2000元的薪水,活得有点抬不起头。

如果以收入去衡量工作的好坏,毫无疑问,他自然被划分去了“赤贫“阶段。

他说,全班所有人的薪水都超过现在的他了。他开始有点犹豫,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办?

小关在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广州工作,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是2500,在一家英语教育机构做销售助理。

做了两个月,小越开始觉得有瓶颈了,助理的工作每天规律而又机械化,在薪水上也没什么前途。

当时的他,脑海里有2个选择,一个是去做销售,销售岗的保底月薪虽然只有2000,但是有提成,他早就打听过了,做得好的销售,月薪1万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第二个索性去做老师,他的英语水平虽然不出众,大学也只过了四级,但是机构有少儿英语部,自己补习补习,教个小孩子应该没什么问题。而且做老师时间相对自由,工作也比较体面,薪水基本也能稳定在八千到一万左右。

权衡之下,小关选了去做老师,但是做老师,公司内部需要进行考核,必须要通过一轮老师面试和一轮内部试讲。

为了通过考核,之后的一个月里,小关买了很多关于少儿英语的书籍,准备面试和考试。

我问他,这些书,你都看完了吗?

他说,我都翻了一遍,觉得不怎么难。考核的时候,就拿了书里的一个例子上去试讲了一段。

你猜结果?

小关内部考核了两次,都失败了。第三次,他没有勇气再去试了。

当他和我说,只是把书翻了一遍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是过不了的。

小关所在的英语教育培训机构是一家还挺有名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对于老师的要求早就有一套系统化的考核标准。

做一个少儿英语的老师,不仅仅是考核老师的英语水平,还要考虑老师在上课时对于孩子的调动能力和整体的气氛调节能力。

小关做的,只是机械的去背了一段课文中的例子,根本没有去研究作为少儿英语老师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可想而知,失败是当然的。

后来,他又转身去做了销售,虽然不用总是呆在狭小的空间里,可以出去外面跑动,但是一个月下来,因为没有任何经验的他,一个产品都销售不出去,只能拿着2000元的底薪。

就这样,大概是这两次失利给小关的打击有点大,没过多久,他就从这家教育机构里辞职了。

后来,我知道的是,他在软件公司里找了一份助理的工作,但干的也不久。毕业后的半年里,小关换了4份工作,平均每一份都坚持差不多一个月。

听他说的越久,虽然感慨其异地拼搏的不易,但也越发觉得这些似乎都在意料之中。

2

一. 下班时间决定你的职场未来

如果说上班时间大家都是8小时的同一起跑线,那么下班后你做的事情往往是你拉开和其他人差距的关键点。

我问小关,工作之外的时间,你有试图去提升自己吗?

小关有点无奈的说,平时工作已经觉得挺辛苦了,公司离宿舍又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觉得自己没有精力再去看其他东西了。

听小关的话,想起自己半年前为了升学,每天下班9点到家还要继续学习2小时,周末几乎都被学习排满,过年的时间都没有回家,一心只复习。临近考试,又自己一个人忙选学校,准备各种繁琐的资料。

虽然那个时候每天过的焦头烂额,但内心却无比的充实和安定。当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拿到手的时候,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那时候的经历教会我一件事情。努力这件事,没有捷径。

我不是一味鼓励加班的行为,也不是要扼杀个人的自由时间,但是看看周围那些你在事业上羡慕的朋友或同事,几乎没有人下班后的生活都是充满游戏,看剧,喝酒吃饭和逛街的吧?

想当年,你们两个在同一个位置拼搏,你把时间花在吃喝玩乐上,他回家学英语,学excel,学ppt,学写作。

当有一天,老板需要有涉外工作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谁?有报告需要写需要做的时候,第一时间会想到谁?

你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在什么地方,你就会收获什么。下班后过度消遣,你收获的就是空虚、焦虑、堕落;利用非工作时间学习,你收获的则是持续的进步、成功和喜悦。

当你一直被老板需要时,你就会变成公司里不可替代的人,这就成为了你的工作竞争力。

二. 对待事情的态度,只有抱怨

小关绝对是朋友圈的活跃分子。但是他的朋友圈状态在我微信里是不可见的。原因很简单,他的朋友圈,太多抱怨负能量了。

除了偶尔发一些热点新闻痛骂社会,小关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发一些关于工作的负面话,典型的如:

“当老板久了,不知道员工的死活“

“要是我有钱,我现在就想辞职走人“

“为什么我要加班,卖命了也不看到好“

“某些同事请自重“

试问,如果你每天看到的是这样的话语,你会觉得他可以把工作干得好吗?

工作是领导分配的,但能力是长在自己身上的。不要以完成任务的标准工作,而是以长本事和涨知识的心态工作,这样你会发现,你是在领着工资学习,不仅成长更快,而且更开心。

细问这些抱怨的背后,无非就是工作中的一些小摩擦。

而这些小摩擦,在我看来,是完全可以自我消化和解决的。

别轻易说不会、不懂、不行,牛人都是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成长和进步的。一开始不会没关系,但总说不会就没人再给你机会了,别老把自己当新人看。

遇到工作中的不顺,记住,要么解决它,要么离开,要么反抗。抱怨,是其中最无用也最无能的方法。

3

不敢挑战自己,永远守在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人最终都是要被淘汰的。你想得到成功后的喜欢和光环,但却害怕承担有可能的失败和风险,这是极其可笑的。哪怕试了失败了,至少你学习了过程,取得了经验。

谈话的最后,小关让我给他出出主意。

我想了下,告诉他,要计划下一步,首先要对自己所有过去的工作历程做一个回顾,

包括自己擅长做的,不擅长做的,想做的,不想做的,以及做的不够好的地方一一复盘,再结合现在的状态和实际情况做好下一步规划,这个规划可能是重新定位,可能是再学习等等。永远别嘲笑努力,持续努力本身就是一种能力,80% 的人都没有这种能力。

工作经验不是指你一件事情做了多久,而是指,你用了多久的时间,去思考、优化、改善它。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都是在靠惯性推动,不再去精进优化每一个环节,如果每天都能更严格一点,一天比一天好一点,你慢慢就能进化成这个岗位的顶尖高手。

但前提是,如果不能从之前的经历中得到点什么教训,那么做再多的规划也只是纸上谈兵。

小关听我说着,好像若有所思。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自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