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者终将寸步难行

为什么要参与诈骗?

有人说,诈骗犯罪门槛低、来钱快、破案难、判决轻。诈骗被抓,还可以取保、缓刑,大不了“免费吃住”小几年,但骗来的钱、购置的财物,家人能受益。所以,不劳而获者愿意铤而走险,以“再进宫”的无畏,在诈骗路上越行越远。

诈骗者终将寸步难行

只不过,这样的“老黄历”将一去不返,诈骗者面临的将是“骗来的钱未捂热,人就进了看守所”。反诈篱笆越扎越紧,电信诈骗“搞不得”的理由越来越多。

打击查处越来越快

去年7月,西安王经理被人以订销诈骗的形式骗走25万元。当月,该团伙7名嫌疑人被仙桃警方一网打尽。违法所得购买的12万元黄金首饰,被追缴发还。其余13万元,民警用银行转账的方式予以发还。

今年5月31日,仙桃一名出纳被人网络诈骗货款16万余元。部省市反诈中心三级联动,5小时冻结被骗款。

如今,各地反诈中心实体运行,快速止付机制建立。仙桃还成立反电诈侦查大队以“专业”打“职业”,这是全国公安机关打击电诈的一个缩影。

追逃周期越来越短

诈骗者终将寸步难行

近年来,反诈追逃实行办案单位和户籍地公安协作考核新机制。就仙桃籍诈骗逃犯抓获周期来看,抓捕时间最长的是一年半,最快的从外地上网到仙桃市内抓获仅2个多小时。

仙桃市反诈办要求,辖区内新增电诈逃犯3个月内动态清零,否则,派出所长专司追逃。因反诈管控不力导致新增逃犯,村支部书记和反诈驻村工作组被追责。

压力就是动力。今年9月,3名诈骗嫌疑人外逃柬埔寨,仙桃村干部带队在境外将他们成功劝返。

犯罪成本越来越高

诈骗者终将寸步难行

不得取保候审、不得监外执行、不适用缓刑(身体原因除外),诈骗所得财物一律追缴,全国从严从重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成共识。一批诈骗者被判处重刑、实刑,还将对子女读书、参军、就业等产生影响。

一些地方充分运用村规民约,对诈骗人员及直系亲属进行约束管理,比如党员干部直系亲属参与诈骗将被停职追责;在逃人员拒不投案自首,其家庭成员不得享受国家惠民政策,等等。

不仅如此,国家诚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各地正在探索将诈骗人员列入“失信人名单”。诈骗“获利”一时,惩罚影响一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防骗意识越来越强

诈骗者终将寸步难行

10月11日,仙桃市彭场邮局工作人员识破骗局,为受骗群众挽回2.7万元。

在仙桃,各大银行主动做好防骗宣传,安排专人进驻反诈中心,专人值守自动取款机。通讯营运商落实手机开户“实名制”,拦截诈骗信息,发布诈骗预警。在繁华街头、背街小巷、田间地头和移动终端,防骗标语、海报和常识随处可见。

防电信诈骗的6个一律、8个凡是、48种常见手法,可谓铺天盖地、形式多样,走进千家万户、入脑入心,电信诈骗已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诈骗者终将寸步难行

“守法者畅行天下,诈骗者寸步难行。”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级党委政府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实施地域性、系统性重点整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除病灶、换土壤,逐步建立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长效机制。

希望诈骗者及家属认清形势,反诈是持久战,是一场必胜的人民战争。诈骗者终将寸步难行,换思维走正道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只要勤劳守法,日子将会越过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