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三季報「點金」

編者按:A股三季報正密集披露中,相關行業的景氣度以及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逐漸清晰。哪些具備業績支撐和增長潛力的個股有望成為A股築底反彈的排頭兵?又有哪些公司境況不佳,需密切關注風險?《證券日報》將持續“點金”三季報,以饗讀者。

樂視網

前三季度虧損14.89億元

賈躍亭持股降至10億股以下

■本報記者 向炎濤

10月29日晚,樂視網發佈2018年三季度業績報告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3.47億元,同比減少77.88%;實現淨虧損14.89億元,同比減虧9.82%。其中,第三季度實現淨虧損3.85億元,同比減虧62.01%。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9.58億元;淨資產為-3.64億元,同比減少155.02%。

樂視網稱,營收減少主要是由於終端、廣告、會員等業務收入規模大幅下降所致。與此同時,營業成本也大幅減少,報告期內營業成本為18.79億元,同比減少73.38%;銷售費用同比減少47.78%,管理費用同比減少58.81%。

值得一提的是,在經歷一系列債務風波之後,樂視網員工人數明顯減少。《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前三季度,樂視網支付的離職補償金為2693萬元。而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3.9億元,同比減少47.84%,主要系員工人數降低造成資金流出規模下降。

與此同時,賈躍亭所持有的樂視網股份正持續減少,目前已有部分被解質押用於償還債務。公告顯示,根據公司查詢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股份質押及司法凍結明細,獲知公司大股東賈躍亭所持有公司的500萬股於10月26日進行解質押。

根據賈躍亭郵件回覆,此前賈躍亭與東方證券達成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借款金額2億元用於樂視控股流動資金,由於未能按時還款本比業務違約,目前本業務處於司法執行階段,截至10月26日法院共處置質押在東方證券的股票累計300萬股,處置所得資金直接用於償還東方證券債務。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0月26日,賈躍亭持有樂視網9.99億股股份,佔總股本的25.05%,其中8.69億股已質押,佔樂視網總股本的21.78%;其所持有的公司股票被全部凍結、輪候凍結。

另一方面,賈躍亭時代留下的“後遺症”還在持續。樂視網公告稱,上市公司於10月24日知悉樂視鑫根併購基金管理人9月25日向優先級償還本金3億元,占上市公司2017年度經審計淨資產的45.25%。

樂視網稱,截至2018年10月份,上市公司到期的金融機構借款類債務約為19.18億元。正常經營所需費用和沉重的經營、非經營性債務壓力已致使上市公司不具備履行樂視鑫根併購基金的擔保義務。

比亞迪

第三季淨利潤環比增長178%

王傳福稱新能源汽車超預期

■本報見習記者 王小康

10月29日,比亞迪發佈2018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營業額為889.91億元,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約為15.27億元。同時,比亞迪預計2018年全年淨利潤約為27.27億元至31.27億元。

對於多項關鍵財務指標的好轉原因,比亞迪內部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最直接相關、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公司汽車銷量的逆勢高速增長。”

比亞迪三季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單季的淨利潤為10.48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0.69億元基本持平,環比今年二季度(3.77億元)大幅增長178%。單看今年第四季度的話,比亞迪預計淨利潤約為12億元至16億元,環比今年第三季度(10.48億元)增幅為14.50%至52.67%。

有分析認為,淨利潤的逐季攀升,顯示出比亞迪在行業整體下行的大背景下,有著較強的盈利能力和較高的投資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的另一個關鍵指標也明顯好轉。比亞迪三季報顯示,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由今年6月底的-16.07億元轉正,變為66.50億元。

比亞迪乘用車銷量逆勢高速增長:今年1月份至9月份,比亞迪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速超過25%,特別是7月份至9月份同比增速都超過30%,且環比增速呈現上升勢頭。

今年8月底,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曾表示,“隨著多款重磅車型的上市,比亞迪汽車業務將迎來新一輪成長週期”。王傳福還表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超出預期,發展空間十分廣闊,預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在新車型的帶動下實現銷量的快速增長和品牌影響力的持續提升。同時,預計下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盈利能力將得到顯著提升。在燃油車領域,比亞迪將繼續通過不斷提升產品力,提高燃油車業務的市場份額,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時,推動業務實現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佔有率超過22%,排名第一。據比亞迪介紹,隨著多款重磅車型上市,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月度銷量連創新高,繼8月份突破2萬輛大關後,9月份銷量同比增長超過120%,創紀錄地突破2.5萬輛。

傳化智聯

受益智能物流業務發展

前三季扣非淨利增近8倍

■本報記者 劉斯會

10月29日晚間,傳化智聯發佈三季度報告稱,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5.71億元,同比增長46.4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4億元,同比增長69.7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3.27億元,同比增長789.79%。

此外,公司還預計2018年可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區間為6.34億元-8.21億元,同比增長35%-75%。

“業績的增長,主要是源於傳化網智能物流業務的發展。2018年以來,公司不斷推進‘全國化城市物流中心、金融服務、智能化’三大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共享理念、平臺模式和數字化技術,構建物流供應鏈服務平臺體系,深化開展各類業務,傳化網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並取得顯著的經營成效。”傳化智聯高級副總裁、董秘朱江英向記者表示。

隨著傳化網平臺的打造,公司與海康威視、電信、殼牌、用友、物產中大等企業形成全面戰略合作關係,並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

為了探索公路港數字化與智能化升級,傳化智聯攜手海康威視完成智慧園區慧眼系統一期的開發,並在蘇州公路港成功上線,慧眼系統通過物聯網、VR/AR、信息化等技術,實現了人、車、貨的無縫鏈接、協同互動和智能感知。

目前已經運營的慧眼系統一期項目可以通過 2D與AR的全景控制,人流車流、人臉識別等 10 大安防事件與人車識別的監控和告警,大大提升園區安防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同時通過園區PMS 系統整合園區各類交易服務,推進業務流程標準化,提高經營管理效率。

8月9日,傳化智聯曾發佈公告稱,大股東傳化集團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及對公司投資價值的認可,增持公司股份3300.56萬股,佔總股本的1.013%,耗資約3.8億元。從三季度公告數據顯示,傳化集團持股比例進一步提高,從8月9日的61.577%提升到了61.71%,可見大股東還在進一步增持,且大股東沒有對股份進行質押。

天喻信息

前三季淨利潤同比增130.31%

“產品+服務”戰略取得突破

■本報記者 趙謙德 見習記者 李萬晨曦

天喻信息於10月26日披露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稱,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24億元,同比增長11.9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608.97萬元,同比增長130.31%,前三季度單季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呈現逐季加速增長趨勢。

公司董秘辦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同比大幅增長,正得益於‘產品+服務’的戰略轉型,尤其是其重點培育的智慧教育業務在今年迎來了收穫期,取得了收入和利潤的大幅增長。”

天喻信息近年來開始向互聯網方向及服務業務轉型,投入大量資源發展中小學智慧教育等新業務,經過數年的培育,終於取得突破,同期扭虧為盈。

具體而言,受益於智慧教育業務產品和渠道競爭力的持續提升,公司控股子公司天喻教育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7億元,同比增長337.34%,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237.59萬元,歸母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增加6995.76萬元。

天喻信息表示,公司未來將以國家教育信息化為背景的智慧教育業務為核心戰略業務方向,打造利潤增長點。

天喻信息主要業務還包括金融IC卡、通信智能卡、城市通卡等智能卡產品,mPOS、智能POS等金融終端及稅控盤產品、金融服務、稅務服務等的數據安全業務。

今年前三季度,天喻信息單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51億元、7.26億元、4.47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為-12.53%、33.36%、14.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044.99萬元、5059.28萬元、1504.7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56.77%、120.80%、335.16%。2018年前三季度,天喻信息金融終端產品在連續3年爆發式增長的背景下銷售收入依然同比增長35.18%,成為公司又一項支柱業務並推動了公司整體營業收入和利潤的增長。

“作為公司轉型戰略的一部分,天喻信息基於在數據安全領域的實力,於2015年正式進入移動互聯網大發展背景下的POS機具等金融終端產品市場。”上述人士介紹。公司緊抓POS機具產品小型化、便利化的市場需求趨勢,持續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高性價比產品,積極拓展產品銷售渠道,推動產品銷售爆發式增長。

上海家化

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逾三成

獲外資青睞增持

■本報記者 施 露

併購整合初見成效的上海家化於10月29日發佈了三季度報告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4.2億元,同比增長9.5%,實現淨利潤4.54億元,同比增長37.98%。

據瞭解,公司三季度業績向好與外延併購初見成效有關。此前,上海家化全資收購的外資嬰幼兒餵哺類品牌湯美星在加入公司品牌矩陣後加速國內外業務發展。

今年,上海家化與美國Church & Dwight公司簽署中國地區長期合作協議,成為C&D公司家居護理產品、口腔護理產品、發類產品、女性護理產品四個品類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獨家合作伙伴,負責其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品牌運營及銷售。

對此,上海家化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解釋稱:“在進口品上的一些工作是貫徹著張東方董事長之前提出的‘我們在中國日化領域建立家化生態圈’的戰略。一方面,因為互聯網的開放以及消費能力的不斷提升,中國的消費者會越來越以全球化的消費視野來搜尋和購買他們所需要的日化產品,也越來越青睞一些小而美有獨特品質的全球品牌。另一方面,公司作為中國日化企業的龍頭,也不斷會接受到國際一些領先的日化龍頭對中國市場以及對公司的探討。”

“國外這些領先的日化龍頭,他們看好中國市場,但在對中國市場的複雜度以及運營有一定能力上的欠缺。公司在國內日化企業中擁有全渠道的分銷、本地化的品牌運營、包括中國的生產佈局、中國本地化的研發,這四項能力能夠很好的幫助到國際上一些領先的日化集團進入中國市場、做好中國市場,同時也能夠滿足中國消費者在全球視野下對小而美品牌的追求,這是一個三贏的機會,我們也會積極探索美妝品類等方面的合作機會。”上述公司負責人如是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第二季度,被香港中央結算公司減持230萬股的上海家化,第三季度獲得了外資青睞並加倉。第二季度末,香港中央結算公司持有上海家化785.03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17%,而到了第三季度,香港中央結算公司增持416.82萬股,持股數為1201.8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79%。

輔仁藥業

前三季扣非淨利同比增56倍

產品結構調整提升盈利能力

■本報記者 肖豔青 張文娟

“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54.02%,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5599.88%,主要原因在於2018年公司完全合併了開封製藥(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權;在經營方面,公司對產品結構進行了調整,盈利能力比去年有所增強。”輔仁藥業董事會秘書張海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10月25日晚間,輔仁藥業公佈了2018年三季度業績報告稱,今年1月份之9月份實現營業收入47.68億元,同比增長12.4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31億元,同比增長154.0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6.78億元,同比增長5599.88%。

中銀國際在研報中表示,開藥集團的注入為輔仁藥業帶來了多個業績增長點,在現有基礎上增加了化學藥、生物藥和原料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並擴大了中成藥領域的規模。

10月25日,國家衛健委正式發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簡稱“國家基藥目錄”),記者從輔仁藥業獲悉,輔仁藥業集團有262種藥品進入國家基藥目錄,其中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幹混懸劑、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注射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等藥品,較2012版目錄增加75個,增幅為40.11%。

對於輔仁藥業入選基藥藥品種類增多,張海傑進一步表示,“公司進入基藥目錄的藥品品類有所增加,在生產經營方面,我們會有更多的選擇藥品生產的空間,尤其是一些銷量相對比較大的藥品”。

輔仁藥業一直以來極其注重研發創新。“我們在河南省建廠的時候就開始租泡桐研究所的房子搞研發。”輔仁藥業董事長朱文臣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公司在鄭州、北京和上海有三個研發基地。其中,鄭州研發基地是以仿製國內藥為主,北京的研發基地是以創新生物藥為主,從今年開始到2020年我們準備上報10個國家級新藥。”

據三季報顯示,輔仁藥業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為1.61億元,同比增長29.62%。其中,上半年研發費用支出為 9986.2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49%,主要是持續在生物創新藥、中藥配方顆粒、高端製劑等方面加大研發投入資金,有力地支持了公司的項目研發和創新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