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1800万到25亿,和君商学的资本运作

两年1800万到25亿,和君商学的资本运作

和君集团旗下和君商学成功的通过新三板挂牌实现资本的大跃进,是新三板除了九鼎之外的又一个资本巅峰操作的经典案例。两年时间,和君商学从一家净资产只有1800万的公司成长为净资产25亿,估值45亿的多元化公司,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也是王明夫个人的巅峰之作。


一 巧妙借力人脉资源,快速实现资本增值

两年1800万到25亿,和君商学的资本运作

2015年4月13日,和君商学挂牌三个月左右,完成了第一次增发,以100元/股募集2.65亿元。包括俞敏洪、王亚伟等在内的“大佬”,都参与了这次增发。

2015年7月2日,和君商学通过质押700万股权向民生银行贷款10.5亿元。此次和君商学向银行质押的股票,合每股股价150元,对比公司之前最高100元的增发价格。

紧接着,和君商学快速从西藏丹贝手中收购了汇冠股份23.08%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和君商学实现了控股上市公司的操作,这个操作成为了教科书级的经典资本运作案例。

随后,和君商学分别于2015年10月13日和2015年12月31日进行了两次定增,参与定增的公司有A股公司欣旺达等几十家国内知名企业和投资机构。

为何银行愿意给和君商学这么高的溢价,一方面股东层拥有俞敏洪,王亚伟等人,在中国企业界拥有较高的个人信誉,得益于这些人背后的资源和个人背书,和君商学才能快速实现资本增值;另一方面,资金用于收购上市公司,银行对于上市公司优质资产的信心。

  • 在这个环节,和君商学巧妙的接力培训行业多年积累的人脉,以“人”的价值带动企业整体估值的上升。

二 熟悉资本运作规则,控股A股上市公司

两年1800万到25亿,和君商学的资本运作

和君商学收购汇冠股份已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如果和君商学是一家A股公司,程序就会麻烦很多,先是要进行业务、财务和资产的专项核查,然后材料要报证监会审核,至少需要3—5个月。

而彼时的新三板收购流程中,证监会并未对这类资产重组设定核准要求,股转系统也不要求备案。这也是为什么和君商学能够快速完成收购流程,实现控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做资本运作,熟悉证监会和相关机构的审核流程和规则,是能否成功的关键。最近几年,屡有发生资产重组被卡或者被叫停的现象,对于并购来说,时间就是成本,时间越长,资金成本就越大。王明夫多年的投行从业,也使得他对于国内的规则体系有深度的理解,这才能造就和君商学资本市场的神话。


三 巅峰操作只是开始,和君神话仍在延续

两年1800万到25亿,和君商学的资本运作

完成了对汇冠股份的收购,对于和君来说只是其资本版图扩张的开始。

对于被收购企业本身,和君通过并购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预期。2016年8月,汇冠股份购买了广州华欣科技有限公司19.6%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广州华欣成为汇冠股份的子公司;2016年9月,和君商学又通过增发汇冠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了恒峰信息100%的股权。

对于和君商学自身主营业务,其先后出资4453万元,购买了4家公司的股权,其中两家是控股股东。4家公司中,有3家公司与和君商学的业务相关。通过资本的运作来提升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和拓展业务。

另外,和君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得益于现金流充足和高超的操作手法,频频在A股市场出击。举牌亚威股份,参股聚光科技、太空板业和三丰智能,小比例控股獐子岛,乾照光电等公司。

从挂牌新三板到随后的一系列操作,和君集团的资本版图在不断的扩大,也为参控股企业带来了营收和利润的双提升。和君的神话仍在延续,资本版图的边界不断的延伸,作为一家以咨询起家,以资本操作名声大噪的企业,我们期待这家国内咨询NO.1的企业,能够在产融结合的路上越走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