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創「公交都市」,蘇州用「成果」說話

2013年11月,蘇州入選第二批公交都市創建城市,也是全國入選的5個地級市之一。歷經五年,交通運輸部將於近日組織技術組和專家組,赴蘇州實地驗收工作——作為第二批次驗收城市中唯一的非省會地級市,蘇州將與北京、廣州、深圳、武漢、鄭州、大連等城市展開競爭。

經過五年的建設,蘇州又有什麼樣的成果呢?日前,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瞭解到詳情。

爭創“公交都市”,蘇州用“成果”說話

建設了綠色低碳的公共交通出行系統

作為國家 “十城千輛”示範城市,近五年來,蘇州公交積極推廣和使用新能源車輛,截至目前,公交公司共有清潔能源和新能源車輛2718輛,佔車輛比為57.5%。

據瞭解,新能源車輛與傳統柴油車型相比,無論在經濟性、環保性、乘坐舒適性、操作方便性都體現出明顯的優勢。據悉,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百公里能耗成本較柴油下降32%;純電動車百公里能耗成本較柴油下降40%。同時,為了更好地保護蘇州古城歷史格局、傳統風貌以及優秀文化傳承,2018年古城區(環古城河以內)將實現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氫能公交車100%全覆蓋。

此外,作為配套新能源車輛推廣應用的基礎設施,近年來充電樁、充電站的建設也在同步積極推進。截至目前,蘇州公交建設充電站43座,2018年還計劃啟動建設的充電站36座,做到切實有效地提高新能源車輛的使用效率。

建設了智慧便捷的公共交通出行系統

蘇州公交智能調度系統於2016年10月建成,系統具備了實時監控、實時交互、應急調度、實時客流、場站管理、信息發佈六大基礎功能,實現了調度模式變革,實時客流獲取、流程節點控制、車載設備智能化四個方面的轉變。此外,通過智能公交的建設,普及公交車載GPS設備安裝,實現了車輛位置的實時監控,為乘客智慧出行提供了技術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公交又開通了移動支付掃碼功能,為市民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公交出行支付方式,促使智慧城市、智慧公交的建設進入了發展新階段。

爭創“公交都市”,蘇州用“成果”說話

總的來說,經過五年的建設,蘇州成為全國首個開通軌道交通的地級市,軌道交通里程、軌道交通線網密度位列地級市第一;公交線路389條、公交線網密度2.57公里/平方公里,位列地級市第一;公共交通日客運量最高280萬人次,位列地級市第五,非省會地級市第一;萬人公共交通車輛保有量30.26標臺,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目前,公共交通乘客滿意度85.02%,公共交通站點500米覆蓋率1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