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後是腎臟最易「敏感」期,警惕這三種信號發出,做好護腎行動

45歲以後是很多中老年人的黃金階段,身體器官正慢慢走下滑路線,特別是腎臟的"敏感"期,一旦發現這三種不適,一定要檢查自己的腎臟:

1.小便顏色異常

45歲後是腎臟最易“敏感”期,警惕這三種信號發出,做好護腎行動

正常人的尿液一般呈現淡黃色。若尿液顏色呈紅色,警惕血尿,可能泌尿道任何部位有損傷出血導致的。

若尿液呈濃茶色、醬油色就要重視了。

另外,尿液呈"泡沫尿",也要引起重視,這是尿液中出現輕微蛋白,是慢性腎臟病的早期信號;如果是持續性微量蛋白尿或大量蛋白尿則可能已出現腎損傷。

2.尿量異常

45歲後是腎臟最易“敏感”期,警惕這三種信號發出,做好護腎行動

正常人每天排尿1000—2000毫升,平均1500毫升,無論是尿量變多還是變少,都可能是腎臟疾病的表現。

特別是正常人夜尿很少,如果發現夜裡要起來好幾回,而睡前喝的水並不多,更要警惕腎臟病變。

3.出現水腫

45歲後是腎臟最易“敏感”期,警惕這三種信號發出,做好護腎行動

腎臟是人體代謝水的器官,腎不好,水就會蓄積。

有的人早上起來發現眼皮浮腫,或者雙腳、雙腿浮腫,都要考慮腎臟的問題。

腎的好壞從尿液得知最精準,如果你的身體有如上現象的話建議及時就醫檢查,當然我們也可以從其他方面補腎養腎

1.常按"太溪穴",補足腎氣

45歲後是腎臟最易“敏感”期,警惕這三種信號發出,做好護腎行動

太溪,是腎經的"原穴",換句話說也就是腎臟元氣居住的地方,這個穴位在我們的腳部,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屬於腎經的原穴。長期按摩太溪穴,可以滋腎陰,補腎陽的作用。

2.多吃鹼性食物

45歲後是腎臟最易“敏感”期,警惕這三種信號發出,做好護腎行動

腎虛者大部分是體內的鹼性太弱,人體只有酸鹼平衡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

《本草拾遺》中,將恰瑪古與人參相提並論,認為它是溫補、強身、壯體的上品。現代營養學也證實,恰瑪古不僅營養豐富,還含有微量性激素,的確有壯陽作用。

當然,如果是要長期吃才有補腎效果,可以將恰瑪古搭配猴頭菇、桑葚、核桃、黑芝麻、黑豆等其他補腎的食材一起,加工成猴菇恰瑪古粉來食用,新疆當地人長期吃,80歲還能生育。對於腎虛、腰痠腿疼的患者,建議每天堅持食用30g猴菇恰瑪古粉,會達到補腎的效果。

3.睡前泡腳

泡腳好處多,尤其是每晚9點左右泡腳補腎效果非常好,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而且還能提高睡眠質量,放鬆身體,緩解疲勞。

45歲後是腎臟最易“敏感”期,警惕這三種信號發出,做好護腎行動

40歲後的男人,壓力更加大,面臨各個方面的壓力,晚上回到家後,泡泡腳不僅能緩解壓力,還有滋腎明肝的作用,但是要注意泡腳時間,一般不超過半小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