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終結者Salesforce:「高營銷」費用,堆出來的「高增長」

2013年時Benioff認為Salseforce於2022年營收將可達200​​億美元,如今已經完成一半,2018會計年度(2017/2~2018/1)時的營收已達104.8 億美元。到底要怎麼達成呢?就讓我們從財務面來思考吧!

Salseforce 營收結構和主要業務可以區分為五個部分:

軟件終結者Salesforce:“高營銷”費用,堆出來的“高增長”

銷售雲:此部分主要為幫助業務進行銷售相關的活動,如:資料儲存、監控進度、尋找潛在機會、銷售資料分析以及傳送報價、合約以及發票等事務。這塊也是其營收之中佔比最大的一部份,2018會計年度佔總營收比重達34%,主要原因之一為,這是最基本款的CRM 系統,中小企業可能不需要用到其他服務,但一家公司一定會需要紀錄銷售相關信息的工具,因此中小企業常常只訂閱此項服務。

服務雲:此項業務主要為企業提供客服的工具,服務雲整合多項溝通渠道,如手機、Email、通訊軟件、網站、論壇等等。並提供客戶即時的統一服務平臺,追蹤工作進度。2018 會計年度佔總營收比重達27%。

營銷/商業雲:2013 年Salseforce 以25 億美元併購數字營銷商ExactTarget 後,將其改名為營銷雲,主要提供企業針對不同客戶策劃定製化的營銷方案,並協助整合銷售雲及服務雲的資料,讓企業對於其客群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此塊業務為所有業務中增長最快的部門,2018 會計年度佔總營收比重為13%,但近3年複合增長率達39%。

平臺及其他收入:此部分業務為Salseforce 提供給企業相關CRM 程序的應用平臺,主要包括上週提的AppExchange、AI、數據分析、物聯網等相關應用。雖然相對於前面的服務,這比較像是補足企業定製化需求的性質,但此塊業務也增長極快,近3 年複合增長率達38%,2018 會計年度佔總營收比重為18% 。

服務收入:此塊業務屬於客戶服務性質,包含產品部署、顧問諮詢以及相關訓練,因此利潤也不高,和上面所有業務整體毛利率長期高達80% 相比,這塊業務毛利率往往在損益兩平附近徘徊,筆者認為公司在這塊業務基本上是免費服務客戶。2018 會計年度佔總營收比重為7%。

訂閱制優勢– 強健的現金流量及不需舉債的商業模式

受益於訂閱制的商業模式帶來持續性的現金流(當然,這主要來自於其高明的策略,使得客戶流失率非常低),讓Salseforce 只有在做極大併購案時,才需要舉債,而且可以在幾年內快速還清債務。這樣的商業模式也有利於Salseforce 快速進行併購,2009年轉型社群以來,併購了37 家公司,累計現金併購金額達77.3 億美元。

軟件終結者Salesforce:“高營銷”費用,堆出來的“高增長”

展望未來– 透過營銷,乘著市場快速崛起

Salseforce 透過訂閱制、穩定的系統以及建構平臺鎖定客戶之外,要說其收入高增長是營銷費用堆起來的也不為過,2004年以來,Salseforce 花在營銷費用佔營收的比重從來沒低於45%,也就是每賺100元的收入,Salseforce 會將其中45 元拿去做營銷,這也是為什麼EPS 長相一直不太好看的原因之一,其中的邏輯是,Salseforce 透過把市場做大,爭取更多客戶進入其“生態”,在牢牢將其鎖在其中,一直到市場真正趨緩之前,吸引未消費的“潛在顧客”仍是公司最大的重點。

因此投資人可以把營銷費用佔營收比重當作是公司成長動能是否趨緩的關鍵指標來追蹤。

另一方面,筆者嘗試將營收除以營銷費用,來粗略估計公司在營銷上的效率,從下圖可以發現,長期以來Salseforce 每花1 美元的營銷費用,通常可帶來2 美元的收入,若以70% 的毛利率去計算,等於是帶來1.4 美元的利潤,投資回報率高達40%。而近年營銷效率明顯有上升情形,營銷效率由2014 會計年度的2.2 美元上升至2018 會計年度的2.5 美元,增長率達14.2%,若計算未取得之潛在訂單金額,營銷效率更是由2014 會計年度的2.6 美元上升至2018 會計年度的3.4 美元,增長率高達27.9%。

軟件終結者Salesforce:“高營銷”費用,堆出來的“高增長”

從廣告費用佔比、營收增長率以及營銷效率的角度來看,筆者認為公司的高增長時期尚未停止,而Salseforce 目前業務仍以美國為主(佔營收72%),歐洲(佔營收18%)及亞洲(佔營收10%)市場仍有待其去開發。有興趣的投資人可以持續關注這三個指標並輔以其他基本面對Salseforce 的增長狀況做追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