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國的「軟體終結者」如何做慈善

【小柿子說】美國這片自由土地,總生長出奇葩的企業。這些企業,擁有足夠改變世界的力量,這些企業家,也被大眾所敬仰。

今天,新優勢首席顧問孫健耀博士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家曾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排行榜名列首位,而且連續第四年穩居寶座的企業——Salesforce。它憑什麼擁有這樣高的地位?它的企業文化又有何獨到之處?為什麼無論是員工和投資人,都會給予它高度評價?孫博士從“做慈善”這一點切入,給予解答。

看美國的“軟件終結者”如何做慈善

Salesforce的1/1/1慈善模式

Salesforce公司已經多次在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榜單上名列前茅了。它同時還是美國最適合工作的企業之一。儘管前者的評價人是投資人,後者是員工,但是,沒有人會懷疑兩者之間有著必然聯繫。

這家擁有30000名員工、喊著“軟件的終結”口號的公司,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創建於1999年3月,與阿里巴巴同歲,主要基於雲計算為全球企業客戶提供隨需應用的、全面的客戶關係管理(CRM)軟件服務。

慈善行為、舒適的住處、豐厚的收入,以及對市場的快速反應,這一切構成了Salesforce公司的企業文化,有人將其比喻成 “黃金鳥籠”,“員工趕都趕不走。”

但是,今天,我們今天不談別的,只談慈善。

Salesforce創始人貝尼奧夫認為,慈善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它是“要做的正事”,同時也提高了客戶和員工的自身形象,並且讓這個品牌熠熠生輝。

Salesforce公司率先開創了一個被稱為“1/1/1”模式的慈善體系,即:把1%的軟件贈送給小型非營利性機構;讓員工抽出1%的時間從事志願者活動;拿出1%的股票成立Salesforce基金會。

Salesforce設有負責所有有趣味、有意義、有回報的事務的副總裁,每位員工每年擁有六天進行公益志願服務的帶薪假期。Salesforce基金會擁有150名員工,與該公司的每個團隊在各個項目上進行合作,為以年輕人、教育、緩解貧困、技術創新為目的的活動以及員工的具體志願者項目提供支持。

據不完全統計,自公司成立以來,Salesforce員工的志願者服務累計超過50萬小時,基金會也提供了5000多萬美元的補助。

貝尼奧夫希望慈善不僅僅是一種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而是成為公司遺傳基因的一部分。

為此,Salesforce在招聘新員工時,除了基本的競爭力外,更看重的關鍵品質是“回饋社區的興趣”,貝尼奧夫認為,員工為此感到更快樂,工作更投入。此外,Salesforce收購公司的主要標準不僅要符合雲理念,還要認同其慈善捐贈原則。

今天的員工,絕不簡單追求高收入和自由的環境與氛圍,他們更喜歡走在時代前沿的感覺,喜歡扮演更有參與感和成就感的社會角色。無疑,Salesforce及其集企業家與理想主義者的特質於一體的創始人貝尼奧夫的“社會企業”理念符合了員工的這一訴求。

看美國的“軟件終結者”如何做慈善

2018年,孫建耀博士計劃在全國舉辦10場“耀行中國”公益巡講,演講主題為《文化核聚變:新時代中國企業迅速崛起與持續繁榮》

主要內容為:面對時代挑戰,中國企業如何通過迴歸企業本質、迴歸創業原點、迴歸經營核心,系統思考企業的經營哲學,進行創新變革、破解現實難題,從而產生”核聚變“效應,優化經營管理模式、提升經營管理效率、實現業績的持續增長。

講座現已成功舉辦三場(山西企業文化研究會、哈爾濱市工商聯、深圳市企業文化研究會主辦),接下來三場將陸續在長沙、中山、西安舉辦。

還有四場時間地點未定,等你來預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