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国的“软件终结者”如何做慈善

【小柿子说】美国这片自由土地,总生长出奇葩的企业。这些企业,拥有足够改变世界的力量,这些企业家,也被大众所敬仰。

今天,新优势首席顾问孙健耀博士给大家介绍的,是一家曾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排行榜名列首位,而且连续第四年稳居宝座的企业——Salesforce。它凭什么拥有这样高的地位?它的企业文化又有何独到之处?为什么无论是员工和投资人,都会给予它高度评价?孙博士从“做慈善”这一点切入,给予解答。

看美国的“软件终结者”如何做慈善

Salesforce的1/1/1慈善模式

Salesforce公司已经多次在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榜单上名列前茅了。它同时还是美国最适合工作的企业之一。尽管前者的评价人是投资人,后者是员工,但是,没有人会怀疑两者之间有着必然联系。

这家拥有30000名员工、喊着“软件的终结”口号的公司,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创建于1999年3月,与阿里巴巴同岁,主要基于云计算为全球企业客户提供随需应用的、全面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服务。

慈善行为、舒适的住处、丰厚的收入,以及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这一切构成了Salesforce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人将其比喻成 “黄金鸟笼”,“员工赶都赶不走。”

但是,今天,我们今天不谈别的,只谈慈善。

Salesforce创始人贝尼奥夫认为,慈善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它是“要做的正事”,同时也提高了客户和员工的自身形象,并且让这个品牌熠熠生辉。

Salesforce公司率先开创了一个被称为“1/1/1”模式的慈善体系,即:把1%的软件赠送给小型非营利性机构;让员工抽出1%的时间从事志愿者活动;拿出1%的股票成立Salesforce基金会。

Salesforce设有负责所有有趣味、有意义、有回报的事务的副总裁,每位员工每年拥有六天进行公益志愿服务的带薪假期。Salesforce基金会拥有150名员工,与该公司的每个团队在各个项目上进行合作,为以年轻人、教育、缓解贫困、技术创新为目的的活动以及员工的具体志愿者项目提供支持。

据不完全统计,自公司成立以来,Salesforce员工的志愿者服务累计超过50万小时,基金会也提供了5000多万美元的补助。

贝尼奥夫希望慈善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而是成为公司遗传基因的一部分。

为此,Salesforce在招聘新员工时,除了基本的竞争力外,更看重的关键品质是“回馈社区的兴趣”,贝尼奥夫认为,员工为此感到更快乐,工作更投入。此外,Salesforce收购公司的主要标准不仅要符合云理念,还要认同其慈善捐赠原则。

今天的员工,绝不简单追求高收入和自由的环境与氛围,他们更喜欢走在时代前沿的感觉,喜欢扮演更有参与感和成就感的社会角色。无疑,Salesforce及其集企业家与理想主义者的特质于一体的创始人贝尼奥夫的“社会企业”理念符合了员工的这一诉求。

看美国的“软件终结者”如何做慈善

2018年,孙建耀博士计划在全国举办10场“耀行中国”公益巡讲,演讲主题为《文化核聚变:新时代中国企业迅速崛起与持续繁荣》

主要内容为:面对时代挑战,中国企业如何通过回归企业本质、回归创业原点、回归经营核心,系统思考企业的经营哲学,进行创新变革、破解现实难题,从而产生”核聚变“效应,优化经营管理模式、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

讲座现已成功举办三场(山西企业文化研究会、哈尔滨市工商联、深圳市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接下来三场将陆续在长沙、中山、西安举办。

还有四场时间地点未定,等你来预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