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鄰國申請改名,中國皇帝隨口答應,至今被中國人視爲笑話

文|歷史追不停

此鄰國申請改名,中國皇帝隨口答應,至今被中國人視為笑話。

崔融曾這樣評價武則天:“英才遠略,鴻業大勳。雷霆其武,日月其文。灑以甘露,覆之慶雲。制禮作樂,還淳返樸。宗禮明堂,崇儒太學。四海慕化,九夷稟朔。沈璧大河,泥金中嶽。巍乎成功,翕然向風。”

我們可以從現當代的古裝劇中瞭解到,武則天是一個比較會享受的人。她不僅喜歡詩詞音樂,而且特別喜歡飲酒作樂。在其痛苦的時候,總愛喝上幾壺小酒來解愁。然而有一次,就是在其喝完酒後,卻鬧出了一個至今為此都是笑話的事情。這是怎麼一回事?請接著往下看。

此鄰國申請改名,中國皇帝隨口答應,至今被中國人視為笑話

1784年,兩名日本人在日本福岡市發現了一塊印章,印章上刻有漢倭奴國王的字樣。大家都知道,倭奴國,這是中國對日本最早的稱呼。這一消息立即被一位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的儒學家知道了,他一開始出十兩黃金,之後又追加到一百兩,最終他獲得了這一塊印章。經過研究後發現,原來這是漢朝與日本外交的一個見證品。

此鄰國申請改名,中國皇帝隨口答應,至今被中國人視為笑話

當時,日本正在向我國學習,所以日本人就接受了我國對其的稱呼。隨著時間的流逝,日本逐漸掌握了我國的文化,便開始想換一個名字。他們請來大量的文人墨客,查閱了許多典籍,最終選定了“日本”這個名字。

此鄰國申請改名,中國皇帝隨口答應,至今被中國人視為笑話

此時,我國的掌控者是武則天。大家都知道,雖然她是一名女皇帝,但是做事卻十分的有魄力。日本人想要在她的手掌裡討生活,那還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日本提交名字審核的時候,武則天正好碰上了一些煩心事,還喝醉了酒。

在日本使團的多次請求下,武則天大怒:迷迷糊糊地就答應了倭奴國使者的請求。這也就是“日本”名字的由來,正如歷史所說“武則天醉酒賜名”。

此鄰國申請改名,中國皇帝隨口答應,至今被中國人視為笑話

此事被傳開後,人們紛紛笑話“日本”這個名字的由來,至今被中國人視為笑話。可笑話過後,彈丸之國日本仍在繼續努力向世界前列進發,值得大家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