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县:整合涉农资金助推脱贫攻坚

若尔盖县:整合涉农资金助推脱贫攻坚

作为省级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县,若尔盖县紧紧抓住中央、省、州政策优势,严格按照“整合项目、聚集资金、集中投放、精准扶持”总体思路,坚持“走在前列带好头”和“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原则,变“零钱”为“整钱”、化“分散”为“集中”,2018年若尔盖县整合涉农资金2.09亿元,实施贫困村项目480个,打出了具有若尔盖特色的涉农资金整合“组合拳”,实现贫困村公共基础设施集中改善提升。

严格政策标准 科学整合涉农资金

2018年若尔盖县大力推进生态扶贫工作,投入1152万元设立1737个生态公益性岗位,通过购买劳务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至少1人就业,年均增收6600元。投入15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安置155名贫困人口从事一般公益岗位,在实现了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的同时实现了农牧群众增收。“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真的很方便,这样我不仅可以照顾家里的一家老小,而且每天的农活一点都不耽误,只要早晚把村道、河道的垃圾收拾干净就好,这笔收入维持我们的基本生活不用愁了,改善了我们全家的生活,我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些就业困难人员的关怀……”35岁的冻列乡石松村村民尼衣足告诉记者。

在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业的同时该县仅2018年就投入1860万元,实施藏区新居620户,投入721.62万元新建易地扶贫搬迁住房30套,惠及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14人,加强教育、卫生、两线合一等兜底政策保障,向1484名建档立卡贫困病人发放救助资金77.84万元,累计兑现3069名低保兜底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救助资金426万元。向1080名贫困学生发放救助资金143.049万元。在求吉乡上旺则村民阿旺家记者了解到,阿旺家有三个孩子,一个是残疾人,现在17岁了,但是智力只有六七岁,两个在校生,一个读大学,一个读初中,家中还有年迈的父母,生活负担挺大的,但是阿旺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学费都免了,但每个月的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了,贫困学生还有救助资金,这真的是减轻了我们的不少负担”。

若尔盖县:整合涉农资金助推脱贫攻坚

紧盯脱贫短板 高效发挥整合优势

近年来,若尔盖向将整合涉农资金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急需解决的脱贫难题,优先保障贫困群众最需要解决的民生事项,集中财力办大事、解难事,着力解决“资金碎片化、使用不集中”等问题,确保有限的涉农整合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该县占哇乡夏德村长期以来生活条件恶劣,导致群众易患大骨节病、肺结核、痢疾等疾病。县乡政府早有实施人畜分离棚圈计划,无奈受困于县级财政薄弱、上级资金专款专用等因素制约,致使项目迟迟难以实施。2017年以来,若尔盖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3.81万元,对该村111户870名群众集中实施人畜分离棚圈工程,把棚圈从村内搬到村外,一举改变了过去“猪粪牛粪遍地、村无下脚之处”的生活环境,村内环境卫生明显改善,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说起村内人畜分离棚圈工程建设,供波索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脸,他告诉记者:“以前啊,我们牲畜棚圈就在一楼,我们住二楼,虽然喂猪喂牛方便了不少,但是一点都不卫生,整个院坝都臭烘烘的,现在好了,我们村集中在村外修了棚圈,不像以前院坝、村内猪粪牛粪遍地都是,无下脚之处,现在不仅家里的环境美了,村内的环境卫生也变好了”。

强化产业扶贫 靶向施策

今年来,若尔盖县始终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拓宽贫困群众收入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根本之策,通过“政府投入+农户自筹+企业投入”方式,整合资金5562万元,大力推进藏香猪、道地中药材等“两园一社十基地”产业基地建设。据悉,目前,若尔盖县已成立若尔盖县诺尔宗生态畜牧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花椒1306亩、中药材9972亩、油菜5650亩、枣李140亩、蔬菜1790亩、牧草2.03万亩,为该县农牧民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在阿西茸乡团结村中药材大黄种植基地正在地里劳作的村民莫小虎告诉记者:“从近几年村民采挖五年生长的大黄情况看,平均每亩产干大黄1000公斤左右,每公斤按均价10元销售,每亩实现收入约10000元,每年每亩产值约2000元,其经济收入远高于种植传统农作物及油菜等经济作物,是种植青稞、油菜收入的5倍以上。”

2018年若尔盖县按照“先收后贴,分期补贴、应贴尽贴”的方式,建立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2050万元,全县41个贫困村,每村产业扶持金高达50万元。目前,已使用1879.329万元,其中用于贫困户发展产业304万元、用于村集体发展产业1575.329万元,资金使用率达91.7%,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巴西乡阿俄村是典型的半农半牧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58人,是全县41个贫困村之一,阿俄村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可开发利用资源较少,且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技术落后, 经济发展空间很小, 一直都没有自己的村级集体经济。近年来,该县政府扶持移民安置产业发展项目资金50万元,经过几年的琢磨,阿俄村确定了按照“参股不控股,监督不经营”的原则,采取村集体出资、村民出力、收益共享的方式,增加集体收入,促进群众增收,至今,阿俄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累积到 89 万元。

自2014年开始,阿俄村以1年为一个周期,为50户群众每户提供1万元项目金,用于帮助村民发展产业。说起村集体资金阿俄村尕波脸上露出满意的笑脸,乐呵呵的告诉记者:“参加村上集体资金投资项目后,家里的收入增加了不少,通过 3年的发展,家里养的羊从20只增加到60只,一年的收入就4900余元。”近年来,阿俄村村民均实现了不同程度增收,村集体经济累计实现增收30余万元, 达到了村集体与村民共同获利的“双赢”效果。3年来,人均累计分红465.66元,投入1.9万元建设村公用磨坊、组织群众集体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村两委” 的凝聚力。”

2018年,若尔盖县开展面对面恳谈,破除心结,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9期606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9人次,按人均7950元标准,足额兑现到户到人产业发展资金582.735万元,切实解决贫困群众不愿脱贫、不能脱贫、不会脱贫问题,绝大多数贫困户脱贫致富信心和决心不断提升,主动结合自身能力从事种养殖业、服务业、运输业等,基本实现自身造血。

(王燕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庄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