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國淪喪,她求助丈夫發兵,丈夫不肯,最終昔日求婚者幫助了她

許穆夫人,是先秦時期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女性。她是那個時代有名的才女、美女,最主要的是,她還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

母國淪喪,她求助丈夫發兵,丈夫不肯,最終昔日求婚者幫助了她

許穆夫人

許穆夫人的出身並不光彩。她的母親宣姜是有名的“紅顏禍水”,本應該嫁給太子伋(衛宣公的兒子),結果被衛宣公搶了做夫人。宣姜和衛宣公生了公子朔和公子壽,公子朔長大了又和母親構陷太子伋,公子壽為了救太子伋而死,太子伋也被殺,公子朔做了國君,即衛惠公。國人和公子壽、太子伋的黨羽不滿意,趕跑了衛惠公,立太子伋的弟弟黔牟做國君,衛惠公從齊國借兵,趕走了黔牟。齊國為了幫衛惠公安撫衛國百姓,讓宣姜嫁給了太子伋的另一個弟弟衛昭伯,生齊子、衛戴公、衛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所以衛惠公和許穆夫人的關係非常尷尬,既是兄妹也是叔叔和侄女的關係,稱呼也很尷尬。

母國淪喪,她求助丈夫發兵,丈夫不肯,最終昔日求婚者幫助了她

許穆夫人繼承了母親良好的外貌,在她年少時就已經聞名於諸侯了,許國(穆公)和齊國(桓公)都向衛國求親。許穆夫人認為許國弱小,離衛國又遠,如果衛國有難,許國無力救援。而齊國強大,又同衛國相鄰,若是衛國有難,定會相助衛國。可是衛懿公(衛惠公的兒子)認為許國聘禮下的豐厚,就把她嫁到了許國,人稱許穆夫人。

母國淪喪,她求助丈夫發兵,丈夫不肯,最終昔日求婚者幫助了她

從這件事上看,衛懿公的見地遠不如許穆夫人,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不僅見識短淺,為人國君也極為荒唐,他喜歡養鶴,給養鶴人官爵,讓鶴坐華麗的馬車,享受比士大夫更優越的待遇,為了更好地養鶴,向百姓徵收額外的養鶴稅。衛國在他的統治下,日趨衰敗,狄人見狀,發兵攻伐衛國。衛國不堪一擊,都城被攻陷,衛懿公戰死。她的姐夫宋桓公迎接衛國遺民渡河,住在漕邑,擁立戴公,戴公一月而死,又立文公。

母國淪喪,她求助丈夫發兵,丈夫不肯,最終昔日求婚者幫助了她

許穆夫人聽聞消息,她讓丈夫許穆公出兵救衛,許穆公不肯,她決定自己前往漕邑弔唁,許國大臣來追她,阻止她前去,她非常氣憤,寫下《載馳》來指責他們的行徑。許穆夫人隻身前往漕邑,回到衛國後,同衛國君臣商議連齊抗敵,得到齊桓公的大力支持,從而復國於楚丘。

母國淪喪,她求助丈夫發兵,丈夫不肯,最終昔日求婚者幫助了她

許穆夫人不僅有《載馳》留世,經考證《泉水》與《竹竿》也是她的作品。她和她的母親與姨母截然相反,她是一位有膽有識的愛國女詩人,無論見識還是謀略都讓時人敬仰。從另一個方面,她遠見卓識,齊桓公為人雄才大略,若是當時求娶成功,想必也是一段佳話。

可惜,當時女子婚嫁只能聽命於他人,不由一聲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