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刺痛我》到《大世界》,劉健是否找到了「香格里拉」?


從《刺痛我》到《大世界》,劉健是否找到了“香格里拉”?


從第一部動畫長片《刺痛我》開始,劉健導演一直保持著其作品的特色,即對現實的關注、暴力、黑色幽默、注重細節、粗獷而寫實的畫風和每秒12幀的斷續感。

《刺痛我》的故事發生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導演關注的是下崗職工。而《大世界》的故事背景是當下中國轟轟烈烈的城市化進程,電影中無論是空鏡頭還是畫面背景,都會出現正在施工的工地、蓋了一半的大樓,故事的主人公小張、劉叔等人也都從事建築行業。

從《刺痛我》到《大世界》,劉健是否找到了“香格里拉”?


如果說《刺痛我》只是關注了下崗工人、無業遊民的情感和狀態,那麼《大世界》則如它的名字一樣,關注了各層人物。志得意滿者如老闆劉叔,會發出“這個世界是屬於瘋子和傻子的,瘋子轟轟烈烈勇往直前,傻子明哲保身”(臺詞大意)的感嘆,然而還是避免不了被髮小戴了綠帽子的尷尬。卑微者如工地司機小張,搶了老闆的錢給女朋友整容,一路上沒少捱打差點性命不保,最終也是竹籃打水。不僅他們倆,睡了兄弟老婆的畫家援軍、非要把孩子送去美國讀書的屠夫瘦皮、緊緊抱著鉅款卻說“我可不是見錢眼開”的二姐、憋著一股勁搞“發明創造”的餛飩攤老闆黃眼、夢想著去香格里拉的桌球攤小情侶等等各階層人士,都在導演犀利的畫筆下袒露著心中的真實想法,就連寺廟裡看似閒筆的一個學生家長,也念叨著孩子“一定是清華北大哈佛耶魯牛津劍橋”的命,更別說一心向佛可是一聽說“貨沒了”,手中把玩的鐵球還是會停頓一下的彪哥了。各色人等的目的無非是一個:金錢。正應了曹雪芹的那首《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錢忘不了”。然而他們還是在結尾一口氣被撞了個七零八碎,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電影裡的各種人除了追逐金錢外,也在尋求這一個精神寄託。小保安不知道“上帝和佛哪個法力大”;學生家長需要佛祖給個定心丸;就連勇往直前的老闆劉叔也需要馬雲和喬布斯的“名言”提提氣;還有望著田野感嘆城市變化的“城市締造者”彪哥,整日虔誠禮佛的她,是否也像劉叔一樣做了不少虧心事?他們不僅僅需要錢,更需要內心的安寧。

從這個層面看,《大世界》所關注人群的廣度和其批判的犀利程度都是國產動畫片中前所未有的。電影中段工地保安和朋友喝酒時的與故事主線無關的對話成了整部電影的“題眼”,無論你是實現了“菜市場自由”、“超市自由”還是“網購自由”,都不如“知足常樂的自由”,有些人“為了一時貪念”甚至“丟了性命”。這樣有分量的話雖然是在酒桌上被“不經意”地說出,卻直指人心。

從《刺痛我》到《大世界》,劉健是否找到了“香格里拉”?


分析一部動畫片的藝術特色離不開對其畫風的探討。劉健導演使用每秒12幀,畫面看起來並不是那麼連貫,也就使得原本因為手繪就顯得“笨拙”的畫面更加令觀眾“出戏”。這種“笨拙”和“出戏”帶來一種“間離效果”。可畫面內容卻是佈滿小廣告和標語口號的真實城市景觀,用這種“間離效果”來描摹我們身邊的“真實景觀”,反而“恰到好處”地使得畫面生動並可愛起來,當你看到一個個“笨拙”的動畫人物認真地表達情緒的時候,就會覺得他們彷彿導演的提線木偶,而導演正以上帝般悲天憫人的態度注視著電影裡的“眾生”。這種藝術特色與電影主題和黑色幽默情節不謀而合。

導演畫人物的線條很簡單,卻很寫實。他並沒有像日本動畫那樣給角色一雙烏黑油亮的大眼睛,而是把他們塑造得都“有點醜”,或者說更貼近現實。如果把劉健的動畫換成真人來演,我想一定不需要精緻的面龐,而是賈樟柯的電影中韓三明、王宏偉、梁景東那樣的人物,看起來和我們觀眾周遭的人群融為一體。

導演非常注重對於細節的刻畫。電影一開頭,路邊的燈光廣告牌上赫然寫著“整容”;網吧取名“誠信網吧”十分接地氣;賓館裡“保健按摩”的海報,網吧裡冷櫃上貼著“怕上火喝王老太”;更不用說反覆出現的房地產廣告。無數的細節告訴我們,這就是一個真實的世界。

從《刺痛我》到《大世界》,劉健是否找到了“香格里拉”?


《大世界》的劇情是影迷們熟悉的科恩兄弟式的劇情:一起暴力事件,參與其中的幾個人互相有關聯,故事的幾條線索最終交匯在一起,把所有的人物來個一鍋燴。同時,電影的黑色幽默也頗值得回味,“業務高超”的“瘦皮老師”因為一個業務電話而砸了招牌;黃眼的“高科技”所向披靡卻猝不及防被瘦皮撞死;檯球小哥被打暈後依然戴著那個摩托頭盔等等。讓你分不清這究竟是一出人間悲劇還是喜劇。最厲害的手筆還是對“彪哥”的刻畫,一個名叫“彪哥”的大佬卻是一個胖胖的中年婦女,觀眾只能看到她的背影、聽到她的聲音,卻看不到她的真面目。這種身份的“反差”和神秘,讓這位大佬留給了觀眾更多的想象空間。

電影中段,桌球攤小情侶在電梯裡憧憬他們在香格里拉的新生活的時候,導演加入了一段MV式的段落《香格里拉歌詠大賽》。MV固然也是為了幽默,可這未嘗不是導演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外化,多麼美好的景象,背靠著雪山,開的是拖拉機,看的是《養兔手冊》和《養豬手冊》,物價還特別便宜,這種返璞歸真的生活也許真的只存於那個遙不可及的“香格里拉”,那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烏托邦”。然而一場大雨還是把所有人都澆醒,別做夢了,還是“開個飯館”“創創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