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神话传说系列-鱼凫

鱼凫氏,是古蜀十三代国王中最出著名的国王之一。李白《蜀道难》中有千古名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宋人孙松寿也曾怀古咏今道“野寺依修竹,鱼凫迹半存”。

鱼凫与蚕丛一样,对古蜀文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时至今日仍可从斑驳的文物遗迹中窥得蛛丝马迹。

蜀王神话传说系列-鱼凫

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金杖上,纹有两背相对的鱼;而在成都金沙遗址,亦有出土珍贵的鱼纹带。在金杖上,与鱼纹相呼应的,是两背相对的鸟;在鱼纹带上,鱼嘴前有似鸟喙的长吻……由此可见,在鱼凫时期,捕鱼与水鸟都是非常重要的图腾,这些图腾贵重到足以出现在金杖这一类象征王权的礼器上,说明鱼与鸟对古蜀国人的重要影响力。

蜀王神话传说系列-鱼凫

鱼凫以鱼为名,或正是佐证了这位君王在国家渔业发展的进程中,做出过重要贡献,同时,亦可推断古蜀文明中鱼形图腾的崇拜,是当时对鱼凫崇拜的象征。

蜀王神话传说系列-鱼凫

那么,这位赫赫有名的鱼凫氏,究竟是何方出身呢?

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而在《山海经·海内南经》亦有:“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

蜀王神话传说系列-鱼凫

众所周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向来被世人解读为“扶桑”或“建木”。而《山海经》中所提到的“在建木西”的氐人国,其国人形态被描述得与鱼有极大关联,与鱼凫氏的姓名谐音且只有一字之差的“鱼妇”,其形态也与鱼相关。

蜀王神话传说系列-鱼凫

那么,鱼凫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鱼妇;又或者,与鱼妇有着婚姻或亲缘关系呢?

由于目前出土的文物及史料,对鱼凫氏的记载极其有限,因此鱼凫与鱼妇的关系,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灿烂辉煌的古蜀文明,与千年不息的华夏文明之间,必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从神话考古看古蜀的历史文化内涵》 程熙 2007年3月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指导老师:段渝)

蜀王神话传说系列-鱼凫

科普时间:

建木与青铜神树

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栾,其木若蓝,其名曰建木。

——《山海经·海内南经》

建木青叶、紫茎、黑华、黄实,其下声无响,立无影也。

——《山海经·海内经》

三星堆岀土两棵青铜神树,树座呈喇叭状,岀3道大扉棱,扉棱之间镂空成云纹。

在这些树上都有枝、叶、花果、飞禽走兽和铃等挂饰。

——《三星堆祭祀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