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装创业中月入过万的穷人

在服装创业中月入过万的穷人

在因果服装店购物

早上和几个老板聊天,她们说刚来杭州做服装的时候给自己定了目标,要月入过万,现在发现,在杭州月入过万,基本是不够用的。

月入一万的人会焦虑吗?如果是在小城市,月入一万可以过得非常滋润了,但如果是在北上广,杭州这样的大城市,特别是依靠工资获得的月入一万,多多少少还是底气不足。

前几天老汪看到一篇文章,大概讲,在大城市月入一万的年轻人。如果你的收入是工资税后一万,你会觉得非常焦虑。在杭州这座被称做人间天堂的城市里有大把月入好几万,依然月光的年轻人。

可是,如果你的收入,是家里七八个房间的租金加起来月入过万,比如像你们敬爱的汪老湿这样的,你就不会觉得焦虑,因为你是这座城市的有产阶级。

而很多人,就是这座城市里那个月入过万的穷逼。每个月把收入分成三份,一份交给房东,一份交给淘宝,一份交给支付宝。维持日常花销,和正常的人际交往。偶尔出去玩一趟,还要定时去医院报到,钱说没就没了。兜里仅有的那点存款,别说干点什么大事,连大病都不敢生。

哭穷的本质,是没有安全感,比起那些焦虑如何实现阶级跃迁的中产来讲,大城市里,20岁出头的无产阶级们,才是最焦虑的。刚到大城市入手做服装的时候,一身志气,觉得那些不选择奋斗,留在家里啃老的真是没理想,那些继承家业,赢在起跑线上的富二代,自己还有大把时间超过他们。

但工作两三年之后,事业小有起步,但只不过还是个倒腾服装的搬运工,银行里的存款不过五位数,在大城市里连个厕所都买不起。前面有能力超强,风生水起的前辈,短时间内生意超过他们,基本无望;后面跟着生猛的95后小鲜肉,做直播做微商,一不留神,老客户就被她们取而代之。

那些自己觉得可以轻易超越的富二代们,小公司已经做得有模有样了;留在家里的同学,结婚生子,生活安康,在父母的照料下,也算富足有余。只有自己,在外面拼了那么久,手里还什么都没有。存款不够买房,也舍不得买车。交往多年的女朋友被家里催婚,但却没有底气去对方家里提亲,还要和应届毕业生合租房子,挤公交车上下班。看着日益飞涨的房价,放弃做服装吧,毕竟耕耘了这么多年,不做太可惜了,去做别的行业吧,好像啥也不会了。

当初看了老汪的《服装创业指南》一股猛劲冲进大城市,而现在,却觉得,大城市留不下,家乡也回不去。你有的,只有鄙视链底端的焦虑,在富豪鄙视中产,中产鄙视无产的鄙视链里,大城市的无产青年就是在鄙视链的底端挣扎的群体。

在服装创业中月入过万的穷人

生活太艰险了,大多数人都没有安全感。我有个粉丝经常一整夜一整夜加班做网店,自己传宝贝,修图,装修,回到家常常大半夜。肠胃炎吐到身体脱水,还在医院一边打点滴一边做新款测试。我说,你歇歇吧。她一边改宝贝标题一边和我说,“我快30岁了,再不拼,我没机会了,在老家,我算大龄剩女了,这几年过年,我都不敢回去。”

两天后出院,网店做得非常漂亮。一起吃饭,她敲了敲我的碗和我说,“我报成功了淘宝的一个活动,接下去有的忙了。”

我敬佩她的敬业,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大多数时候,我们根本没有说不的勇气。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比谁都清楚,每一件小事,都可能让我们多年的努力一夕倾覆。所以根本不敢拒绝当前的机会,更不敢说不干就不干了。

商业营销告诉你,说走就走。但没告诉你,敢说不干就不干的人,拥有什么样的底气?这次不干了之后,她之后要付出多高的成本,把之前的努力补回来?

有个粉丝给老汪留言,说很后悔当初没有听我的话,把公众号一直写下去,原来和她一起写公众号的朋友,大部分都赶上新媒体的红利,大捞了一笔。而她生完孩子回来,发现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已经完全陌生,不得不重新开始学习。

在服装创业中月入过万的穷人

在中产都没底气轻易“say no ”的时代,大城市的无产青年们,只能用命去换在这个城市落脚的一点资本。阶级固化前,抓住最后的机会,在“普遍焦虑”的背景下,大城市的无产青年们,还有机会。

这些机会,来源于时间,以及互联网浪潮下一个接一个的风口。比起陷入中年危机,焦虑的”中产”们,我们还年轻。大多数无产青年,才20出头,还有十年的奋斗时间,十年可以改变很多。

我之前看过一份数据,里面显示,一个人如果在35岁时买房,那么他买房的钱里80%来自后五年的收入。所以20岁出头的无产青年,对账面上的钱还不需要太过焦虑。未来五年,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相对应的领域进行深耕。

在服装创业中月入过万的穷人

我们最大的幸运,是生在了一个绝对不会“怀才不遇”的年代。互联网时代,真的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儿了。

喜欢写作的,去写个公众号更新,坚持写完一两年,你会有一大批粉丝。

喜欢搭配的,随便哪个平台申请个直播做搭配分享,坚持一段时间,你也会有不少粉丝。

喜欢创业的,只要你还没有丧失继续的勇气,总有一天会成功。

行动力决定着你做事情的成败,没有人一开始就知道如何做,想法并不会在最初就是完全成形的,只有当你工作时才变得逐渐清晰,你需要做的就是开始,只是,千万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言不合就放弃,最后还和别人说,是自己运气不好。

在服装创业中月入过万的穷人

说实话,大多数人的努力和坚持,都还没达到能够拼运气的地步。另外,虽然斜杠青年越来越多,但是碎片化阅读和学习,让大多数人都变得越来越浮于表面,缺乏深度思考的空间和能力。然而,但凡我们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资深人士,都一定要在这个行业里深耕,不断前进。

抛开“一万小时定律”,你也需要在这个行业里,不断刻意练习,在痛苦的磨合中孤独前行,最后才能到达少有人及的高处。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于我而言,生而为人,我想活得精彩一点。对那些劝诫我“差不多得了”,“这样过也不会死”的人,我只想说:

“活着,如果只等于不会死的话,我也只是披着这身皮囊在浪费粮食罢了。”

老汪想说,虽然有很大的概率,你十年之后,可能还是个穷逼。但能力以内,你应该往上走走,追求你能达到最高的高度。在所谓的阶级固化,上升通道关闭之前,告诉自己,你还能拼一拼。

在服装创业中月入过万的穷人

多人看了鸡汤,劝说年轻人不要太着急,成功要晚点来比较好,太早成功,容易摔倒。这句话老汪又忍不住深深质疑:

人家都已经成功过然后失败了,你还在走向成功的路上,到底谁的人生更精彩?年轻时候失败了又怎么样,还有时间东山再起呀。而年纪大了再失败,往往就翻不了身了呀。而其实更残酷的现实是,这个逻辑本身是错误的:一个人不是年龄越大,成功的概率越高;相反,年龄越大,成功的概率更低。

我一个公务员的朋友和我说,如果一个人在三十岁之前没有升到科长的话,那么他的仕途基本上就这样了,再往上升的可能性很低了。做服装也一样的,你三十岁后如果还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那么你凭什么再和比你更有时间和精力,而且更懂得拥抱互联网的年轻人竞争呢?

做服装,很多时候不是人越老就越有竞争力,而是越老越没竞争力。是不是很扎心?是不是很残酷?欢迎来到老汪这个功利的世界,在《服装创业指南》的世界里,永远只有最真实的世界。

有些人反驳说,拼命干活,就是延后幸福感呀,就辜负了当下的青春呀。

这个理论,呵呵,部分正确。

在服装创业中月入过万的穷人

做服装是辛苦的,我承认,但是,在我看来:现在的奋斗只是阶段性延后幸福感,而你不努力是无限期延后幸福感好么。

说实话,今年也是老汪最辛苦的一年,每天都是被各种事情推着走,可以说没有过上一天舒服日子,我去年欧洲旅游的签证都已经办好了,但是最后还是放弃了十天的出游,对我来说还是太奢侈了。

但今年也是我收入增长和事业发展最快的一年,年轻时候辛苦三五年,然后在三十岁这个还算年轻的年纪,过上越来越体面的生活,不是很好么?难道年轻的时候,贪图一时的享乐,三十岁后才开始想买房的首付和结婚的成本。

努力奋斗是阶段性延后幸福,创业是对青春的最好投资,记住老汪的话,只有自我压榨,才有可能撕裂般成长;而成长带给你的快乐,才是最高级的快乐,一个没有回忆的青春,你说有什么意思。

我们到底是在为谁再奋斗?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如果不在年轻的时候弄清这个问题,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那么我们很可能与成功无缘。

在服装创业中月入过万的穷人

只有抱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承认并接受“为他人服务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奋斗”这个朴素的人生理念,才能心平气和的将手中的事情做好,也才能最终获得丰厚的物质报酬,赢得别人的尊重,实现自身的价值。

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就必须去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时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人不能去等,要学会适应。要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心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只有不断去适应,不断去调整,才能有所建树、有所作为!

在服装创业中月入过万的穷人

不管上班族还是全职主妇,还是学生,还是老人,想知道更多副业怎么做?欢迎关注我,一定会让你的生活更自由,如果你也有副业想做不懂做,欢迎私信我,我会竭尽全能帮你。

我坚信:总有一个窗户为你打开,总有一个副业适合你,一起为更自由的生活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