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三十)

康熙二十一年,在張勇乞休、奇塔特等赴西域宣撫不力的情況下,納蘭被康熙派遣率兵赴西域“覘唆龍諸羌”,為解決西北問題做準備。以往外出,納蘭都是作為隨侍巡行,而這次卻是實打實的一軍之帥,此行目的,一為“宣撫”已經臣服的部落和藩鎮;一為“覘”,即偵查瞭解如唆龍部落尚未臣服或表面臣服而暗中搗亂的“諸羌”,旅途艱險不言而喻。下面這首

《採桑子居庸關》便是作於此次離京途中。

納蘭詞(三十)

居庸關

巂周聲裡嚴關峙,匹馬登登,亂踏黃塵。聽報郵籤第幾程。

行人莫話前朝事,風雨諸陵,寂寞魚燈。天壽山頭冷月橫。

納蘭詞(三十)

採桑子

詞的上片主要寫景。“巂”,音“希”,子規鳥的別稱。杜鵑啼血本就是悽美至極的傳說,再和上驛館驛船等夜間報時的更籌聲,更令人心驚。險要的關門相對聳峙著,沉默冷峻亦如千年之前,只是這次迎來的是納蘭行。 馬蹄聲、杜鵑聲、軍行報時的更籌聲相互混雜,於紛亂瀰漫的黃塵中若隱若現,像極了一幅落清塵埃的居庸歷史畫卷。二十七八的年紀,納蘭初次為帥征程,按理正是男兒建立功業豪氣沖天的時候,可是在詞裡,卻怎麼也尋不到這樣的底跡。

“行人莫話前朝事”,帝王荒家,歷史笑談,自來是平常事。“風雨諸陵”,極盡蒼涼,這或許就是令這詞句淒冷蒼涼的原因吧。納蘭許是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2的生前身後一也是風雨。 納蘭顆心何等敏感寂寞, 這樣的思量也是自然。“寂寞魚燈,天壽山頭冷月橫”,緊接上句,看來納蘭是執著地將這冷意寫到底了。“魚燈”是帝王陵寢之燈。在很多典籍中記載的內容中看出,“魚燈”是極為悽慘陰森的意象。

最末一一句情景交融,似全是寫景,然詞人的所有心緒情懷都無不包括在裡邊了。只是這其中的情難以言說,也許這其中的況味除納蘭外也就只有那魚燈或冷月,而且一定得是那天壽山頭的冷月才能知曉了吧。

納蘭詞(三十)

天壽山

有資料記載,納蘭死後數日, 其偵查、安撫的諸部落來歸順明廷,可是看起來只讓人覺得人世太多變,世事竟如此滑穆!皇上的嘉賞,親朋的讚譽都已經是身後名了,事到如今,獨對墳孤冢,還有何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