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的基本理念和中醫之術爲何有很多共通之處?

風水較為學術性的說法叫做堪輿。作為脫胎於道家的方法論,其實它和中醫之術有很多共通點,

風水可解讀為相地之術,伴隨著中國建築史的發展,風水學如影隨形,它的本質思想就是天人合一的和諧相處。

風水的基本理念和中醫之術為何有很多共通之處?

中華文化的精髓之處都有道家的影子。不同於西學的局部探知,道家處處體現著整體的原則,即陰陽流轉之間尋求最合適的解答。所以,風水沒有好不好,只有適不適合。順勢而為,就是好風水。

相傳風水起源於神話時代的九天玄女,人間初成系統的風水學則起源於戰國時代。今天的人們對於風水有太多的解釋,風水也從最初的關乎宮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選址建設轉為更細微的商業風水、辦公室風水。但他的核心還是在於順勢而為。

風水的基本理念和中醫之術為何有很多共通之處?

我們可以從風水入門的一些基礎概念探視其理:

在風水中龍指山脈、細分太祖山(崑崙山脈等)、少祖山(次級山脈)、父母山(山峰),亦稱少陽山。將山勢的起、伏、綿延、變化加以形容,並賦予生命。從全局把握局部,不同於現在的家居風水,古之風水格局較大,對於地形地貌考慮較多。相當於中醫之中的血脈走向,龍的走向影響全局。

即為建物。含陰宅、陽宅等。龍和水的走向、起伏、推斷炁所凝聚的位置,就是穴位。如同人身經絡上的氣節點——穴位。陰宅論法即為墓穴。陽宅而論。小則為宅,大可為國、取決於龍脈之炁的大小。順炁而起勢,為風水的重要概念。

風水的基本理念和中醫之術為何有很多共通之處?

聚炁之地(穴)的前後小丘和地形,即為砂。按照天上星官的位置來命名。即俗稱的左青龍、右白虎、後玄武、前朱雀。玄武指的是後方略高的小山,做為靠山;朱雀指的是前方的小丘,是為朝山、亦名案山。天地感應,築成全局。

水與“龍”“穴”“砂”併為相地術的四大內容。風水中的水相當於人體的血液,能量水運送而行,而水攔截而止。尋龍點穴,要根據水流的有無、大小、方向、形態等作出判斷和印證。歷代風水大師都對各種水做出了不同的定義和判斷。

風水的基本理念和中醫之術為何有很多共通之處?

宅或墓的坐向,與龍、砂、穴、水併為相地術五大要項。一般以中國地理為坐向,大要以背山面水,坐北朝南,避兇迎吉為佳。但在實際中,自然山水往往差強人意,風水師每採取變通辦法來解決。如偏字之說等。向是比較容易改變的風水格局定,是改造風水的重要工具。

風水的基本理念和中醫之術為何有很多共通之處?

清趙廷棟《地理五訣》卷一:“一曰龍,龍要真;二曰穴,穴要的;三曰砂,砂要秀;四曰水,水要抱;五曰向,向要吉。”除了相地術五大要項,風水還有一些常見的術語,則是五大要項相形的產物,也和中醫之術有異曲同工之妙。

風水的基本理念和中醫之術為何有很多共通之處?

明堂

又名“內陽”。穴前平坦開闊、水聚交流的地方。按距離穴場的近遠,又可分為小明堂、中明堂〈內明堂〉、大明堂〈外明堂〉。凡是穴前坦夷處,便是明堂位。相當於客廳、廣場的位置。這些概念放在今天的建築設計中也耗不過時,不論是從玄學角度,還是人的主觀感受上。

風水的基本理念和中醫之術為何有很多共通之處?

藏風

堪輿家稱穴場四周形局緊密,能衛護穴庭,使不受外風侵襲而耗散“生炁”。郭璞《葬書》:“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聚炁

就是穴前水聚成沼。風水師一般認為相聚之處生炁厚蓄,為吉貴之象。如“穴前水最宜深聚,蓋水本動,妙在靜中,聚則靜矣,此其所以為貴。”

風水的基本理念和中醫之術為何有很多共通之處?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