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教育行业最强细分领域

前 言:

随着公立国际班受到限制,新民促法进一步推进,民办国际学校或将取得进一步发展。此外,国际学校位属国际留学产业链上游,国际教育集团或具备实现经营业务纵向扩张的潜力。国际学校入学人数有望进一步提升,未来五年中国国际学校市场或将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国际学校:教育行业最强细分领域

▌国际学校概述:黄金发展期已至,政策修订有利于民办国际学校成长

目前国内存在的主流国际学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公立国际班和民办国际学校。

1.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开办最初是为了方便外国外交人员子女接受教育,此后招生对象逐步扩展至在华外籍人员子女。此类学校多为外国人员或机构设立,仅招收外籍人员子女。

2.公立国际班通常存在于成熟的公立高中,班级规模也较小,不少学校同时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国内课程和国外的主流课程,一般留学或者高考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升学渠道。

3.民办国际学校一般由国内个人或机构设立,招生不限国籍,学校采用中西合璧的双语教学体系或者国外优秀的课程体系,意在解决国内有留学意向的学生的出国前期准备需求。

国际学校:教育行业最强细分领域

国际学校正处黄金发展期,民办国际学校发展更快。

根据新学说数据,国际学校的数量从2010年的384所增长至2017年的734所,年均增长50所。

因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受法律制约不得招收境内中国公民的子女,公立国际班被政策限制难以继续扩张,所以近年来国际学校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民办双语学校。

国际学校:教育行业最强细分领域

2017年,民办国际学校数量为367所,在三类学校中的占比约50%。考虑到民办国际学校单体在读人数较多,民办国际学校的学生占全部国际学校学生的比例相较学校占比而言其实更大。

根据新学说数据计算,2017年民办国际学校在校生数占国际学校在校生总数约73%。

国际学校:教育行业最强细分领域

经过先前的发展,国内国际学校覆盖地域已经由最初的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扩展,同时也在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挺进。

截至2017年,上海、北京、广东的国际学校数量均超过100所,位居全国前三位;苏浙鲁地区的国际学校数量紧随其后,学校数超过50所;川渝、津辽地区的国际学校数量也较多。

在江浙两省,国际学校已经开始向地级市甚至县级行政区扩展,无锡、温州、昆山等地近期都有新建的民办国际学校出现。

国际学校:教育行业最强细分领域

政策背景:随着公立国际班受到限制以及民促法修订取得进展,民办国际学校发展或迎良机

新《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促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等多条法律法规出台,民办国际学校面临的政策风险有望降低。在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公立国际班受到限制的同时,民办国际学校所面临的扩张障碍却在消除。

2016年11月新《民促法》通过,实行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允许营利性民办学校举办者取得办学收益;2018年4月《民促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布,部分国际教育集团涉及的类VIE形式合规关联交易得到默许。

在国际学校市场不断壮大的背景下,一方面公立国际班受限导致部分就读需求由民办国际学校满足,另一方面有关政策法律的修订也保障了民办国际学校的稳定发展,各种积极因素均为民办国际学校提供了长期持续的驱动力。

除了政策法律的利好转变,一些地方政府也对国际学校的发展进行支持,例如在海南获得支持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后,海南省教育厅在2018年5月发布了教育行业百日大招商七大项目,国际学校名列其中。

国际学校:教育行业最强细分领域

国际学校和高净值人群的分布地域重合度较高,未来内陆地区国际学校数量有望进一步增长。

国际学校定位高端,其高昂的学费要求申请人家庭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满足求学过程中的正常开销。可以看到,由于国际学校面向的客户主要是高净值人群,相应的国际学校也大多分布于发达地区。

目前京沪粤的国际学校数量约占中国大陆的51%,随着内陆地区高净值人群的增长,我们预计快速发展的国际学校未来将继续在一线城市稳定成长,并向二三线城市扩张。

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运营国际学校的关键有所不同,优秀的国际教育集团受益于运营能力和品牌优势有望在扩张中取得有利地位。

国际学校:教育行业最强细分领域

▌课程情况:AP,A-level,IB,BC等项目构成多元国际课程体系

目前国内的国际学校高中阶段一般都提供AP课程、A-level课程、IB课程和BC课程等国际主流课程。除以上四类课程外,还存在澳大利亚VCE课程等国际课程。

四大国际课程之AP课程

源自美国高中教育体系,单科难度大,受到欧美(尤其美洲)国家广泛认可。

该课程项目于1951年在美国创立,1955年起由美国大学理事会管理,距今已有67年的历史,目前囊括了微积分、美国历史、物理、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汉语言与文字等在内的38门课程。

国际学校:教育行业最强细分领域

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部分的课程修读,而常春藤名校一般要求学生学6门课程。

虽然修读AP课程不是申请留学的必要条件,但是申请人留学后凭借AP课程可以转换大学同类课程的学分或直接跳级,大大提高了攻读本科学位的效率。

除美国外,AP课程目前已经被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主流留学国家所认可,申请的AP课程成绩均可以为其在申请过程中大大加分。

国际学校:教育行业最强细分领域

四大主流课程之A-level课程

原是英国本土高中课程,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课程。

A-level课程起源于英国,拥有50多年历史,学制为两年,依次为AS和A2水准,类似于中国的高二与高三。

A-level共有60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涵盖数理化、艺术、体育、语言、历史、文学等各个领域。

学生在第一年学习AS课程,选择自己最擅长的4门课程进行学习,考试通过后可获得AS证书;第二年学习A2课程,学生从第一年的4门课程中选择3门进一步学习,最终通过考试可获得A-level证书。

虽然A-level课程起源于英国,但目前已得到广泛认可,每年全球有超过500万学生参加A-level考试,成绩得到全球超过160个国家的11000所大学认可,其中英国和部分美国大学支持A-level毕业生以A-level课程成绩转化大学学分。

国际学校:教育行业最强细分领域

四大主流课程之IB课程

由国际文凭组织主办,整体难度大,受到全球广泛认可。IB课程上是由国际文凭组织开设的学制两年的国际课程,相当于国内的高二和高三。

课程主要分配在6个基础科学领域中,学生需要在每个领域组中选择一门课程(总共6门)进行学习;每门课程又分为标准难度和挑战难度,学生选择的挑战难度课程必须大于等于3门。

IB课程最高分为45分,达到36分具备进入牛剑等一流大学条件。

目前,全球有超过145个国家的3600所学校教授IB课程,IB课程成绩受到北美、欧洲、澳洲等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认可,一些大学为优秀IB毕业生奖励学分并允许他们跳级。

国际学校:教育行业最强细分领域

四大国际课程之BC课程

是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省)教育厅认证的高中课程,课程难度适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

于1995年开设的大连枫叶高中是加拿大BC省在中国的第一所海外学校。

BC省教育厅采用学分制来评定学生的整个高中学习课程,每门课4个学分,要求授课时间为100-120个小时,具体要求如下:学生必须在三年课程学习中修完必修和选修课程,获得80学分,其中包括48分必修课程学分、28分以上的选修课程学分和4分教育与职业目标的计划。

学生如果想要通过某一门课程,最少要达到C-(50分)以上的分数才可以获得学分,每门课的学分都是4分。

国际学校:教育行业最强细分领域

考试通过的BC课程还可以折抵大学学分,免修大学课程,帮助学生缩短大学学时、跳级,更可节省高昂大学学费。BC课程的毕业生凭借加拿大高中文凭及所需学分,可以直接申请加拿大和美国、英国、澳洲等英语国家大学,一般不需参加托福、雅思或SAT考试,进入大学后无需再参加预科学习和测试。

与意向留学地区需求对应,2017年国际学校中提供A-level和AP课程的数量较大,分别占48.5%和34.3%。2017年,A-level、AP、IB、加拿大课程和澳洲课程的开设数量分别为356、252、118、116和29。

相对而言,澳洲课程的开设数量较少,英美教育体系的课程,如A-level和AP的供给量更高。

国际学校:教育行业最强细分领域

▌产业位置:国际学校位属国际留学产业链上游,国际教育集团或具备实现经营业务纵向扩张的潜力

国际学校位属国际留学产业链的上游入口,同时拥有语言培训和国际课程培训环节。

国际留学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申请人的留学前期申请条件准备提供服务,服务提供商包括国际学校、语言培训服务商和国际课程培训机构;

产业链中游是申请人的申请环节,服务提供商主要为国际留学中介和国外院校代理机构;

产业链下游主要为留学后市场,包括为留学生提供衣食住行、移民投资等服务。

国际学校同时为申请人提供了语言培训和国际课程的系统性学习,相对于单独的语言培训和国际课程培训割裂性追求速度的学习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国际学校:教育行业最强细分领域

▌国际学校所处产业链已逐步形成教育服务生态圈,国际教育集团未来或可实现业务的纵向扩张。

留学需求旺盛、教育消费升级、升学竞争激烈和素质教育加强是国际学校在未来快速发展的四大驱动因素

1.留学低龄化趋势已现且或将持续,国际学校以其特有的教学优势受到了更多家长的青睐。

2.借鉴台湾的留学发展史,目前中国大陆居民持续上升的消费能力已经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定位高端的国际学校或将受益于崛起的中国大陆中产阶层不断推动的教育消费升级。

3.中国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大量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激烈,而国际学校提供了绕道竞争的选择,让学生有机会升入国际名校。

4.国内家长更加认可素质教育理念,利于国际学校需求保持旺盛。

国际学校:教育行业最强细分领域

▌国际学校入学人数有望进一步提升,未来五年中国国际学校市场或将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本科及以下阶段留学人员是国际学校的主要目标人群2017年国际学校潜在需求量平均每个年级约有40万人,同年国际学校在校生平均每个年级仅有4万人,意味着只有10%的潜在需求量被满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经测算,国际学校数量若快速(年增15%)增长,则2022年总容量将超过预测需求量16.3万人;若中速(年增10%)增长,则预测需求量将于2022年超过总容量17.8万人;若慢速(年增5%)增长,则在2022年预测需求量将超过总容量46.3万人。

因此,我们认为未来5年,国际学校或将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故在未来5年,国际学校仍然是一个主要看供给的行业,需求端会持续保持较为旺盛的状态。

国际学校:教育行业最强细分领域

▌国际学校供给端四个核心关注点

包括民办国际学校的开办速度、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吸引与留存、办学获地能力和收入来源的多样化。

1.开办民办国际学校涉及取得考试委员会授权以及申请国际教育认证等流程,较为复杂,优秀的国际教育集团处理起来更为得心应手。

2.国际学校的合资教师和管理人员是稀缺资源,占据了成本费用的主要部分,是学校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优秀的国际教育集团具备完善的招聘体系和成熟的管理团队,可以较好地复制成功的办学模式。

3.获地能力是影响民办国际学校扩张的重要因素,具有品牌力的教育集团能够获得更多和政府合作办学的机会,此外“地产+教育”的模式,教育集团通过和地产公司合作,利用地产公司天然获地能力取得异地扩张的优势。

4.虽然目前学费仍是国际学校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随着教育公司对补充教育服务不断完善,收入渠道有望拓展。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