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做作業,需要家長陪著嗎?這樣做有多少弊,有多少利?

小學生做作業,需要家長陪著嗎?這樣做有多少弊,有多少利?

小孩子做作業,家長要不要陪著,這該怎麼說呢?簡單回答很定是不妥的,我們需要看看具體什麼情況。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家長還是需要陪著的。尤其是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根本沒有做過作業,習慣什麼的都還沒有,根本談不上什麼獨立完成。陪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重點,這也是家長最容易犯的錯誤。往往家長會過度的干涉孩子的作業,甚至出於其他原因考慮,甚至出現代寫的情況。不管是孩子做作業慢,還是出於自己缺乏耐心的考慮,這麼做肯定是不妥的。

小學生做作業,需要家長陪著嗎?這樣做有多少弊,有多少利?

家長此時要做的是觀察孩子做作業的習慣,包括坐姿、對作業的熟練程度,包括一些學習習慣的養成,如自己整理文具,等等。這些都是為孩子以後的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而服務的。如果孩子不能順利地完成任務,就要及時的給與指導,提出合適的建議。

小學生做作業,需要家長陪著嗎?這樣做有多少弊,有多少利?

儘量做到不包辦,更不能代替。引導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該查字典查字典,該查資料查資料,該適當的點撥就只是點撥,不能直接簡單的告訴學生結果。只有這樣才能慢慢的培養出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有耐心、有時間觀念。我們的出發點是幫助孩子是為了以後的不幫,讓孩子獨立自主完成。家長在輔導孩子時不可急躁,不能打罵,更不能包辦代替。

等孩子再大一些,家長就沒有必要在陪著孩子做作業了。什麼時候就不必陪著孩子做作業呢?

小學生做作業,需要家長陪著嗎?這樣做有多少弊,有多少利?

一、孩子已經有良好的做作業的習慣。

二、孩子基本能夠獨立的完成作業。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或者很少尋求家長的幫助。

三、孩子的學習習慣良好(看學習成績就可以判斷出來了),主動做作業,獨自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收拾好自己的學習工具。當然,為了保險起見,家長還是應該再看看,防止學生忘拿書本、筆等,第二天給學習造成麻煩。

當然,具體還要結合學生的自身情況來定,學生的自律程度,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自控能力比較差的孩子,還是需要家長的監督的。搞清楚孩子不能做作業的原因,幫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家長主要起的還是監督引導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