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哪些國家的高等教育全球化進程發展最快?

分析|哪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发展最快?

分析|哪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发展最快?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的數據顯示,近4年來,英國做為重要的留學生目的國,在高等教育國際化方面與一些競爭對手相比似乎停滯不前,中國香港、加拿大、荷蘭和澳大利亞等國則取得了長足進步。

在高等教育領域中,“國際化”一方面是一個人人不離口的熱門詞彙,另一方面又讓人感覺缺乏明確定義。什麼是國際化?如何衡量國際化?是看一所大學招收多少留學生?是看大學是否有海外分校?還是考察一所大學國際間合作研究聯繫的數量?

可能上面提到的都沾邊,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儘管最近人們關注高等教育需要重新植根本土,但是大學和國家對高等教育國際化仍然應該持歡迎的態度。

澳大利亞迎頭趕上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有一個指標是“國際視野”,即衡量大學在海外學生、教職員工和國際間合作研究中所佔比例,過去4年的數據顯示,在接受高等教育國際化這一理念上,一些國家顯然走在了前面。而且這個最國際化的國家群體相對穩定。

在這一領先群體中,有些國家和地區發展的步子更快。比如中國香港、加拿大、荷蘭和澳大利亞都取得了長足進步,而其它國家—尤其是英國—則沒有。

分析|哪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发展最快?

(圖說:2016 到2019“國際視野”指標平均得分)

對單個指標的分析進一步揭示了有趣的模式。就整體而言,在國際學生數量上,澳大利亞已經超過英國,其他國家似乎也在迅速趕上。

分析|哪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发展最快?

(圖說:2016 到2019國際學生份額的平均公制分數)

儘管需要強調的是,平均分數只反映上榜的大學—換句話說,每個國家的研究機構—它們確實與可觀察到的政策轉變密切相關。

在招生方面,而加拿大政府鼓勵留學生畢業後在該國定居和工作,這使得加拿大大學信心倍增。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取消了被視為不利於錄取海外學生的政策。歐洲國家方面,荷蘭研究機構的留學生數量不斷增加,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英語成為主導教學語言。

這些數據大多出現在英國退歐公投之前,但英國在這一指標上的停滯不前,更可能與對政府對留學生畢業後工作機會的限制以及對學生開放程度降低有關。

新趨勢會持續嗎?

波士頓學院國際高等教育中心主任漢斯·德·威特(Hans de Wit)認為,由於脫歐影響和特朗普移民政策使得英國和美國吸引力下降,加拿大的國際學生數量在飛速增長而且沒有顯示出放緩的跡象。他同時認為荷蘭有可能達到擴張的“極限”。

他說:“現在在荷蘭,關於使用英語做為教學語言的辯論非常政治化,而我們看到的是大學在接收學生能力方面的問題,比如供國際學生使用的宿舍的短缺,因此,從學校服務管理方面以及政治和文化方面考慮,我認為荷蘭留學生數量增長不會繼續”。

分析|哪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发展最快?

那麼,誰會是下一個荷蘭?德威特教授的答案是,德國和法國可能。因為在丹麥和瑞典等北歐國家,也給人一種“達到(他們的)國際化極限”的感覺。

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院(UCL Institute of education)教育史副教授文森特•卡彭蒂爾(VincentCarpentier)表示,儘管法國落後於英國和荷蘭等國,但其教育體系“一直還算是國際化的”。

但法國最近在國際化方面的飛躍—至少在招生方面的飛躍—是因為法國參與了歐盟(EU)的項目,“文化方面的轉變”使其更具有全球視野,以及其它關鍵變化,比如“引入英語授課課程”。

卡彭蒂爾(Carpentier)博士補充說,法國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可能來自於怎樣確保“國際化不會加劇教學機構之間的(發展)不平等”,以及在教學方面如何“同時保證法國和國際學生的利益”。

亞洲新勢力崛起

對於歐洲國家來說,如果希望吸引更多來自歐洲大陸以外的國際學生,則會面臨另一個挑戰,那就是,某些亞洲國家作為留學目的地的吸引力日益增強。

德威特教授認為“亞洲國家的優勢是留學成本低廉,而且對國際學生開放—這是他們地區政策的一部分。所以我認為這種趨勢將會持續下去”。

在談到最符合這些條件的亞洲國家時,許多人把目光投向了馬來西亞。

德威特教授解釋:“ 對(來自)伊斯蘭國家的人持歡迎態度,英語教學,你獲得學位的成本相對低廉,這些都被視為馬來西亞的機會”。同時也指出相對於現在的熱門亞洲留學目的國,比如新加坡而言,馬來西亞的優勢是可以接納更多的學生。

分析|哪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发展最快?

其他亞洲其他快速發展的國家,尤其是中國,情況又如何?

香港嶺南大學(Lingnan University)研究助理教授韓笑表示,對於東亞國家而已,想要複製香港和新加坡成功會面臨“幾個困難”,包括為數不多的課程採用英語授課,以及學生畢業後的工作機會相對有限。

但就後一點而言,中國似乎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韓博士表示,中國“最近放鬆了對外國學生工作簽證申請的控制,因為中國已經意識到,在那裡學習的國際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已經在中國工作的人”。

不容忽視的其他相關因素

當然,國際招生只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一小部分。

在排名的國際指標中,同樣也考察學術人員中外國人的比例,加拿大的平均得分高於英國,荷蘭幾乎與這兩個國家旗鼓相當。

荷蘭和瑞典在國際研究合作方面已經很強大,香港和澳大利亞在這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已經超過英國。

澳大利亞國際教育協會(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首席執行官菲爾•霍尼伍德(Phil Honeywood)表示,全球研究重心“強勁轉向”亞太地區,意味著澳大利亞處於有利地位。

他說:“傳統上,大多數研究合作都是在澳大利亞學者和他們的歐洲或北美同行之間進行的,但我們看到印澳研究人員和他們在印度的同事以及中澳研究人員和他們在中國的同事之間的重要研究合作都取得了重大進展。”

分析|哪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发展最快?

“來自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移民人口在增長,而我們的學者顯然已經意識到並開始利用這一重要的移民吸引力因素推動自己的研究。”

與此同時,德威特教授表示,高等教育國際化中另一個不應被忽視但沒有在排名中體現出的一點—是學生對其他不同文化的體驗程度。

他認為:“相比英國、澳大利亞或加拿大而言,海外學習因素……對美國和歐洲大陸國家更重要。因為在那些國家有國際經驗的學生寥寥無幾。”

“這些問題需要被考慮進去,這會決定你在個高等教育國際化體系或機構裡邊會多成功。”

有時很難獲得關於這方面的有效數據,特別是現在,國際留學經驗也可以通過短期海外課程獲得,而不是一定需要在另一個國家完成整個學位課程。

儘管如此,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前不久發佈的《全球教育縱覽2018:經合組織指標》報告顯示,從海外學生註冊的數據來看,這些國家的留學生輸出和接收上都呈上升趨勢。

中國的目標

分析|哪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发展最快?

(圖說:2013 到 2016留學生輸出與接收數量的變化)

從圖表上可以看出,中國是留學生輸出和接收人數同時增長強勁的國家之一。或許,從長遠來看,它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高度國際化的高等教育體系,因為它已經是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而且現在也在成為重要的國際留學目的國。

就像韓博士指出的那樣,中國高校已經開始走出國門,廈門大學在馬來西亞,以及北京大學在英國都已經開設校區。她表示:“中國正試圖在許多方面推動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她補充稱:“在‘一帶一路’貿易項目的背景下……國際化教育如今與中國的全球戰略緊密相連。”

Reference: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ews/which-countries-he-systems-are-globalising-quickest?site=cn

分析|哪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发展最快?分析|哪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发展最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