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北京密云区法警队:审判工作中的“配角”你知多少?

核心提示:在法院,有这样一群人,审判台上没有他们的声音,判决书上没有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却是法院安全无患的保障,是法庭上维护审判秩序的卫士,是执行中遭遇暴力抗法时第一个冲锋陷阵的勇士……他们就是司法警察。

探访北京密云区法警队:审判工作中的“配角”你知多少?

北京密云区法院法警队队长刘长满(中)和部分执勤法警在法院门前合 影。受访单位/供图

《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 徐秋颖 报道

据公开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全国法院因公牺牲司法警察14人;2013年至2015年,全国法院因公受伤、致残司法警察407人。

在北京密云区人民法院,有67名司法警察,他们是每天法院最早到的人,审判大楼里24小时有他们巡查的身影。正是他们的存在,让当事人能够安全出入,让法官得以安心工作。

安检、巡查、提押、值庭、执行、司法拘留,是他们的工作日常。

“如何在平凡工作中作出不凡的成绩?”

“要不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密云区法院法警大队支部书记、大队长刘长满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正是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几年下来,荣誉奖牌把党员活动室的荣誉墙挂得满满当当。2018年9月,密云区法院荣获全国法院司法警察先进集体,这也是北京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法院。据了解,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经过推选、审核等环节,最终由最高人民法院评选后授予司法警察最高荣誉。

这些沉甸甸荣誉的背后,有每一个司法警察的努力与汗水,付出与坚守,他们中有荣获天平奖的业务标兵、有大比武中屡获殊荣的大学生、有飒爽英姿的警花……大队长刘长满如此评价他的爱将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法院的门不难进”

早上7点,密云区法警大队已经开始集结早操,呼号声此起彼伏,警务训练365天从不间断。早饭过后,各小组负责人会分布任务,之后警务准备工作开始,安检机器开机、刑事提押小组出发。8点之前,各部门人员到岗就位。

于是,当法院打开大门,当事人进入法院第一刻,见到的就是意气风发的他们。

“请您自觉接受安检。”这是他们每天需要重复千次的话,枯燥的安检流程一刻也不敢懈怠,几乎每天都会查出刀具。遇上态度好点的当事人调侃一句:“一个姑娘家这么厉害,谁敢娶?”遇上不配合的当事人还会奚落一句:“还挺较劲!”听见这话他们总是报以礼貌的微笑。

这源于刘长满提出的“智慧执法”理念,安全检查成立“青年文明先锋岗”。警容严整、态度文明的法警小哥哥、小姐姐,成了群众进入法院看到的第一道亮丽风景。

他们自行研究编写的《密云法院司法警察文明执法用语手册》,遵循着《司法警察严格执法承诺书》,主动问候、积极帮助,耐心劝导、文明执法,一张张笑脸让脾气暴躁的发不起脾气,一次次搀扶让哭天抢地的羞愧于失态。便民物品寄存箱、儿童座椅、义务引导员,更是让来院群众感叹“法院的门不难进”。

面对平日七八百、年底破千的日均人流量,手检时,需要站起来蹲下,相同动作反复重复,上厕所需要找人替,安检岗位必须时刻有人,“一天下来,到晚上腿和脚都是肿的。”今年27岁的女法警班班长何苗苗说。

做一名有信仰的“女配角”

无疑,在众多男性法警的队伍中,何苗苗带领的女警班格外耀眼,不过令她们耀眼的不是漂亮的外表,而是数一数二的警务技能。

在业务考核中,何苗苗一举拿下今年上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两个季度之星第一名。

何苗苗曾以为一生中最自豪的事情是2010年国庆大阅兵作为亲历者从天安门广场走过的那一刻,后来她才发现,成为一名法警才是心中最明亮的情结。

2008年,何苗苗得知征召建国60周年大阅兵女民兵方队队员时,军人家庭长大的何苗苗决定报名试试,通过极其严格的体检、政审,以及1年的艰苦训练、层层淘汰选拔后,她最终成为352名参加阅兵的女民兵方队中的一员。

那一年,何苗苗才17岁,如果没参加阅兵,她或许正在备战高考。从来不娇滴滴的何苗苗磨练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坚韧的性格,部队中争优创先的优良作风更是对她今后的工作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13年,何苗苗加入密云法院法警队,她还记得第一次值庭时,就曾遭遇危险,当时被告人情绪激动,判决后,一跃而起,破口大骂,冲向法官。何苗苗来不及反应,只好死死地把她拦住,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稳住她,保护法官、保护当事人的安全!”

安检岗位、女性犯罪嫌疑人、执行中有女性被执行人,这时候都必须有女法警在场。仅有10人的女法警队伍,工作紧张而繁忙。

即便如此,晚上,何苗苗还要自学大学课程,不到5年时间,她已经取得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科、北京大学本科同等学历毕业证书。如今,何苗苗已经是女警班班长,负责安排女警们的警务工作,包括女警的队列训练、擒敌拳、警棍盾牌操训练。并且负责整个警队的手持安检培训和内务。

回首法警队成长的这几年,何苗苗说:“乐此不疲,甘愿做一名有信仰的女配角!”

尊重每个犯罪嫌疑人

提押、值庭、庭审后再将犯罪嫌疑人送至看守所,一个月22个工作日几乎从不停歇。

法警张琦现在是刑事提押负责人,提押小组提前一天会收到来自刑事法庭的提押名单,张琦会根据犯罪嫌疑人的性别和人员数量,以2比1的比例进行人员分配。第二天一早,检查车辆、械具、清点人员后去往看守所。

“这项工作更多是要换位思考。”张琦说。

今年29岁的蔡文超理解换位思考就是要尊重每一名犯罪嫌疑人。“脱下警服,我也是老百姓。人与人之间的善意,都是可以感受到的。”

正是秉持这样的心态,蔡文超在为犯罪嫌疑人上械具时,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稍微松一点,态度言语稍微客气一些。这样他们也会更配合我们的工作。

一次,法院审理一起犯罪团伙案件,庭审结束时已是傍晚时分,外面正下着瓢泼大雨,提押通道距离警车还有一段距离,由于犯罪嫌疑人数量比较多,伞又不够,法警们优先为犯罪嫌疑人打着伞,结果,法警们几乎都淋湿了。

蔡文超是法警队中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在大二时毅然决定参军,两年的部队生活令他养成了早起晨跑5公里的习惯。

大学毕业后,他通过公务员考试,分配到了通州法院,成为一名法警。2017年,蔡文超调回密云老家,加入了密云法院法警的大集体。

虽说是大学生,但曾经入伍的经历,加之平时刻苦训练,他屡次在北京市以及全国的司法警察大比武中获得一等奖。

然而,他也有柔情的一面。有一次,他负责提押值庭一名毒贩,到法院开庭时,犯罪嫌疑人看到几月未见的妻子怀抱着从未谋面的新生儿,瞬间激动起来,刚为人父的蔡文超也被这一幕触动了,他先安抚犯罪嫌疑人,心里却开始盘算,怎么让他们父子见上一面,哪怕看看也好。

按照规定,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串供等考虑,犯罪嫌疑人是不允许和家属等人员见面的。

庭审结束后,蔡文超就去跟主审法官申请,最终法官同意让他看看孩子。

“毕竟,未来几个月,估计都很难再见面了。”蔡文超说。

薪火相传作表率

像蔡文超、何苗苗这样的年轻司法警察,密云法院并不多,人员紧缺的问题始终存在。

事实上,在2013年以前,法警队年龄最小的在编法警42岁,这群人均年龄50岁的老法警中,依然处于副科级的占73%。

变化始于2015年。这年,法警队党支部迎来了换届选举,新的支委班子成立。7名“90后”大学生作为解决警队年龄断层、青黄不接问题的新生力量,陆续进入警队工作。

新鲜血液的注入给支部带来活力,年轻干警在支部牵头下挨个认了师父。“带徒弟是门手艺,关键是自己得做表率。”老法警罗荣发对言传身教有一番见解。

作表率的不只是师父,还有负责整个法警队工作的大队长刘长满。

“刘队长不但对我们严格要求,对自己也从不放松,封闭式大练兵训练,对于我们年轻的法警都是考验,就更别提他了,但他没有因为自己是队长就降低标准,一样和我们一起操练、一起挥汗如雨。”法警徐强强说。

徐强强认为,正是榜样的力量,让他们在年底的考核中名列前茅。

2018年7月18日,从警40余年的老法警罗生春退休了,支部依照惯例,召开党日活动与他话别。此前,法警队的同事们早已为他准备好了临别礼物,他们悄悄搜集罗师傅从年轻到退休的照片,每人为他写下临别赠语,作为对他从警生涯30年的峥嵘岁月的留念。

党建会上,罗师傅拿着贴满他从年轻到退休工作照片的纪念册,看着战友们“你先撤,我掩护”的留言,不轻易落泪的他几度哽咽。

在大队长刘长满眼中,正在成长的法警队队员们聚在一起就是一团暖人的火,散到岗位就是一颗颗闪耀的星,不仅照亮自己,更照亮同行的人。原标题:头顶国徽,司法警察你知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