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鄞州区“互联网+医疗健康”推动医共体发展

宁波鄞州区“互联网+医疗健康”推动医共体发展

点击上方“中国数字医学”可以订阅哦!

近年来,宁波鄞州区卫生信息化建设以医共体建设为契机,将“互联网+医疗健康”作为驱动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互联网+医共体”新路径,实现县域医共体内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应用协同。

一、突出资源共享,推动互联互通

今年8月,鄞州区双向转诊平台与宁波市双向转诊平台成功对接,至此,在2017年与省双向转诊平台对接的基础上,鄞州区在省内率先以平台对接模式实现省、市、区三级双向转诊平台互联互通,使我区患者可以就近通过社区医生获取基层医疗机构、区级医院、市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也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通过区级医院专科医生及时转诊至省级大医院,实现区内门诊、检查、住院、出院随访转诊,及省、市医疗机构的门诊转诊。同时,随着市级医疗机构40%的定向号源优先向基层医疗机构开放,鄞州区分级诊疗平台将在共享县域医共体医疗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上半年,通过区分级诊疗平台,门诊转诊累计6992人次,住院转诊599人次,预约检查1391人次,有3321人次大医院出院病人转诊至基层医疗单位接受连续性的随访管理。

二、突出数据共管,监管广域覆盖

一是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平台汇聚了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近10年的关键医疗卫生数据,经过数据清洗、标化、脱敏、重构,嵌入专业化数据分析工具,形成了可视化的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服务平台。在疾病卫生经济学分析、慢性病疾病发病模型、发病趋势预测、传染病暴发预测预警、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价、精准临床诊疗、环境与健康相关性等领域开展研究。

二是区域医疗风险智能分析监管云平台推行。今年9月,涵盖医院端医疗投诉纠纷解处理上报系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及基于两系统的局中心端医疗风险智能分析实时监管云平(一期)区域内全面推行,云平台以辖区内31家公立及1家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投诉纠纷、医疗(不良)安全数据为基础,实时监测辖区内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的调查、调解、结案、分析、整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追溯分析、闭环管理等情况,是医疗纠纷国内首个“宁波解法”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域内医疗机构医疗、护理、药品、器械、院感、职业伤害、输血、行政管理、公共设备设施、信息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治安消防、工程基建等安全(不良)事件全程管理平台。

三是区域健康决策支持系统夯实。基于“云数据中心”建成全区统一的医院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区域DRGs管理平台进一步夯实,实现医疗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和医师诊疗行为的实时监测、评价与持续改进,为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绩效、保障患者安全、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等提供决策支撑。

三、突出阵地共建,推动平台联动

为实现医共体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建成远程超声、远程护理、远程眼底照相、远程动态血压、线上互联网医疗、区域检验、区域影像、区域心电、区域消毒、区域病理等十大协同应用,共享区域眼底照相中心、影像中心、心电中心、病理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远程动态血压中心,检验中心,实现基层医疗机构采集数据信息,上级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分析并出具报告,实施“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有效模式,共享医共体内优质医疗资源。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 浙江通联站

传播数字医学领域发展最新动态,关注医疗卫生信息化相关资讯。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