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信办最新区块链新规,预示五个未来趋势…………

趋势|网信办最新区块链新规,预示五个未来趋势…………

近日,为了规范区块链信息服务活动,促进区块链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向社会公开征求有关《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全文详见下方:

区块链新规,预示五个未来趋势

1区块链媒体,是否受区块链新规管理?

请注意,区块链新规对于其规制的内容进行的框定:基于区块链技术或者系统,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也就是说,判断一家区块链媒体是否受本规定管理,主要看该媒体采取的是传统的传播技术和渠道,还是通过区块链技术、系统,“报道即挖矿”、“转发即挖矿”、“阅读即挖矿”?如果含有内容与挖矿、产生tokens直接相关,我们认为该媒体行为应该受到区块链新规管理。

如果仅是以区块链生态为报道内容(垂直于区块链行业的媒体),没有利用区块链技术等,则还是划归为“古典”媒体行列。

利用《广告法》及互联网广告规范等进行约束,但请注意,正如金融科技行业一样,区块链媒体极易影响社区用户的心态,因此,如有恶意断章取义、散布虚假事实等,可能会面临违法甚至犯罪的法律风险。请区块链媒体创业者,务必小心谨慎。

2程序猿成为“盯防主角”

从法律实践看,在通常违法犯罪案件中,IT技术人员都不是法律打击的主要对象。但是,从全球区块链创业的视野看,程序猿的智商和技术(计谋)让诸多金融人士也大跌眼镜。今年上半年还进行了一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役,佯装攻击各大交易所安全系统,实则购买比特币等期货“看空”,在未大规模入侵持币人钱包的情况下,轻松套现,赚到盆满钵满。各国对其定罪处罚,都面临一定的法律困难和尴尬。

因此,本次“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被专门点出来,给了明确的概念:向社会公众提供区块链信息服务的主体或者节点(请注意,含外国基金会),以及为区块链信息服务的主体提供技术支持的机构或组织(请注意,即便只输出区块链技术的团队,也受本规管理)

趋势|网信办最新区块链新规,预示五个未来趋势…………

这将影响区块链应用技术合规的主要思路,以往大家在选择创业领域和隔离法律风险时,往往会只选择技术领域。

因此,你的技术输出给谁,他要做怎样的运作和维护,请技术猿同学务必知悉,防止被猪队友拉下水。如果其为“空气币”诈骗行为,明知其诈骗而提供技术支持,那么大概率会被认定为共犯。

3区块链信息服务行业协会,箭在弦上

有效监管是有梯度的。

既然选择了“备案制”监管模式,那么,需要市场上涌现出来的头部企业联手,成立半官方自律协会,顺理成章。从现在看国家网信办、省级网信办有望成立相应自律组织。

建议广大区块链行业企业和从业者,积极参与到各地区块链行业协会中,共同建立健全全行业自律制度和行业标准,建立健全服务规范,推动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督促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依法提供服务、接受社会监督,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是否有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区块链信息服务行业可能会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组织架构极其相似。

4备案,倾向于形式审查

如果说市场与监管是球队与守门员的关系,此番区块链新规则是守门员看到了危机,提前出手,紧紧抱住了皮球,审时度势,准备开一脚过中场的好球。

趋势|网信办最新区块链新规,预示五个未来趋势…………

就业内人员从行业服务的第一线感受,目前区块链行业呈现“沙漏式”趋势,一方面BAT及各大银行的区块链尝试很积极,也出现一些优质项目;另一方面空气项目、传销币依然大量存在,投机者血本无归。处于中间地带的项目很少,几乎可以“肉眼”判断属于沙漏的上半部还是下半部。

抓紧定下审查标准,按照标准审核项目,地方监管机构(省级网信办)在收到齐全的备案材料后,将在20个工作日内予以备案,还将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的做法就是让社会进行监督,我们相信自媒体等将在舆论监督上起到应有的作用。

同时,监管“亮点”是:不予备案的说明理由,这就打破了监管“黑匣子”。让被监管的市场主体不用猜测,有比较明确的“台面”上的理由。有利于杜绝腐败等,我们认为确实是好事。但希望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及时学习相关知识,成为区块链应用行业的专家,否则,很难提出能服众的专业理由。

5社区言论,并非法外之地

互联网从来不是法外之地,区块链同理。

诚然,我们都知道社区里的“黑子”不少,各种言论和猜测似乎都有发泄的空间。但新规一旦成为现行有效的规则,那么,区块链项目的社区将成为法律上的“公共场所”,任何人不得编造假消息,也不得以讹传讹。

这就要求项目方设立专门的岗位,检查违法违规信息内容,防止假消息扩散,保存相关记录,并向主管部门报告(这一点是明确的义务)。区块链服务者应当记录用户发布内容和日志等信息,记录备份应当保存6个月,并在执法部门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这里的执法部门,不仅包括监管机关也包括司法机关。也就是说,这些发布内容和日志信息,其实就是“证据”。

这一点必将影响某些区块链项目的合规(尤其是国际项目),对于参与社区管理,达成共识的过程,其实都需要“留痕”,以便监管或自证清白。

《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全文

第一条 为了规范区块链信息服务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区块链技术及相关服务的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区块链信息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本规定所称区块链信息服务,是指基于区块链技术或者系统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本规定所称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指向社会公众提供区块链信息服务的主体或者节点,以及为区块链信息服务的主体提供技术支持的机构或者组织;本规定所称区块链信息服务使用者,是指使用区块链信息服务的机构或者个人。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全国区块链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区块链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鼓励区块链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业自律制度和行业准则,指导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建立健全服务规范,推动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督促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依法提供服务、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条 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提供服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系统填报《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表》(以下简称:《备案登记表》),主要包括服务提供者、服务类别、服务形式、应用领域、服务器地址等信息,履行备案手续。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对《备案登记表》进行调整,并按规定进行公示。

趋势|网信办最新区块链新规,预示五个未来趋势…………

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变更、注销服务项目、平台网址等事项的,应当在变更、注销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办理变更、注销手续。

第五条 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收到备案人提交的备案材料后,材料齐全的,应当在二十个工作日内予以备案,向其发放备案编号,并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系统向社会公布有关备案信息;材料不齐全的,不予备案,在二十个工作日内通知备案人并说明理由。

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对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实行年度审核,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每年规定时间登录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系统,履行年度审核手续。

第六条 完成备案的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在其对外提供服务的互联网站、应用程序等网络平台显著位置标明其备案编号。

第七条 基于区块链从事新闻、出版、教育、医疗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互联网信息服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有关规定须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在履行备案手续前,应当依法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第八条 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主体责任,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能力,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审核、应急处置、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

第九条 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得利用区块链信息服务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利用区块链信息服务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十条 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对区块链信息服务使用者进行基于身份证件号码或者移动电话号码等方式的真实身份信息认证。用户不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的,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第十一条 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具备与其服务相适应的技术条件,对于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应当具备对其发布、记录、存储、传播的即时和应急处置能力,技术方案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

第十二条 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制定和公开管理规则和平台公约,与区块链信息服务使用者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要求其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和平台公约。

第十三条 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服务协议的区块链信息服务使用者,视情采取警示、限制功能、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及时消除违法违规信息内容,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 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记录区块链信息服务使用者发布内容和日志等信息,记录备份应当保存六个月,并在相关执法部门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第十五条 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配合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技术协助,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设置便捷的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处理公众投诉举报。

第十六条 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开发上线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按有关规定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今日科普

算力是什么?

在通过挖矿得到比特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到其相应的“解”,而要找到其解,并没有固定算法,只能靠计算机随机的哈希碰撞,一台矿机每秒钟能做多少次哈希碰撞,就是其“算力”的代表,单位写成HASH/S。算力,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计算能力,目前主流的矿机为14T左右的计算量级,即一台矿机就能每秒做至少1.4*10^13次哈希碰撞,我们可以说这一台14T规格的矿机就有14T的算力,矿工所掌握的所有矿机占比特币全网总算力的百分比是多少,就代表它在这10分钟竞争中能够获胜的概率就是多少,举个栗子,如果比特币现在全网的算力是100,而某个矿工拥有10的算力,那么他每次竞争记账成功的概率就是1/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