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满分作文”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早已被证实为谣言的所谓“高考满分作文”和“高考零分作文”依然在微博和朋友圈内热闹地传播。似乎辟谣也无法阻止对高考作文议论的热情。有人明知是谣言,还是转载收藏,称为自己的孩子留下作参考,为将来高考作文“加码”。(06月15日中国青年报)

对“满分作文”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安徽阜阳农村教师:为爱坚守

对“满分作文”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手写作优秀

对“满分作文”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江苏14岁女生获推荐上北大 作文篇篇是满分

对“满分作文”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小书法家展才艺

这边厢高考还刚刚落下帷幕,那边厢早已进入了“后高考经济时代”,开始大吵特吵“高考状元”、“满分作文”、“0分作为”了。说起来这都不是事,是事就一会,但让我们大惑不解的是,有人明知是谣言,还是转载收藏。别人赚钱,你们跟着瞎忙乎啥,这不是标准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吗?

有道是无利不起早,明知是谣言,还跟着瞎忙乎转载收藏,皆因“家有儿女”。他们转载收藏的目的是为自己的孩子留下作参考,为将来高考作文“加码”。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真的不应该对“满分作文”全盘否定,应该对其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留一半清醒,是说对待这些“满分作文”做到“心中有数”。第一不相信什么“灵丹妙药”,“提分神器”之类的宣传,不要被商家忽悠,因为天下根本就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只有勤奋,实干加巧干;第二不要盲目拿“满分作文”,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孩子的积极性,这样不仅会让自己的孩子对作文失去信心,甚至对作为产生恐惧心理,毕竟每个人的知识阅历不同,看待问题的观点就不同。因为这些所谓的“满分作文”,都是经过“后期制作”完成的,更甚至这些所谓的“满分作文”,根本就不是出自考生之手,有些是一些相关机构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同题写作,比如《说尺子》,就是环渤海新闻网在高考之后,邀唐山的作家、公务员、教师、记者、自由职业者试写的高考作文的其中之一,结果硬生生被炒作成为了“高考满分作文”一版再版。

留一半醉,是说对待这些“满分作文”,只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为自己的孩子留下作参考可以,毕竟这些“满分作文”并非浪得虚名,这些文章里有含而不露的感情,有岁月深沉的积淀。如《说尺子》,就是工作生活的经验积累,贴近生活,以小见大,有感而发,其文风并不漂浮。

网络文章传播的基础是重视和认同,不重视就不会点开,不认同就不会转发。但从“满分作文”能够吸引公众眼球来看,还是取得了读者认可,深受读者欢迎的,说明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我们知道,要想写出好的作文,只有华丽的辞藻还不行,除了博读强记,还需要厚积薄发,文以载道揉进自己的思想,否则,除了给人言之无物漂浮的感觉,很难打动人。而阅读就是厚积的过程,包括阅读“满分作文”,因为相对于阅读那些大家的文章,多一字太多,少一字太少,对于考生来说,好像距离自己更近,以“批判”的眼光学习,更能激发学习写作的积极性。

三人行必有我师,开卷必有益,我们与其对“满分作文”避之唯恐不及,不如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如此至少梦里有所追随,只要不被他们招摇撞骗的假象所迷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