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垃圾扔进去,却能“吐”出礼物!垃圾桶请给我来一打!

最近,家住塘下镇邵宅村的邵大爷,发现家附近摆放了蓝、绿、红、灰四色垃圾桶,他便养成了个习惯:将垃圾分类丢进垃圾桶。

把垃圾扔进去,却能“吐”出礼物!垃圾桶请给我来一打!

在他看来,垃圾分类很简单,“就看上面的标识,蓝色是可回收物,绿色是厨余垃圾,红色是有害垃圾,灰色是其他垃圾。”邵大爷说,垃圾投放点处清楚地写有垃圾分类知识,一目了然。

想起几年前脏乱差的村容,邵大爷恍如隔世。他说:“当时村民还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村前屋后垃圾胡乱堆放。”

邵宅村的变化,正是瑞安市开展垃圾分类的缩影。近日,瑞安市垃圾分类工作如火如荼开展,一幅“绿色革命”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创建示范小区,可用积分智能“换购”

近日,新江南人家小区里出现了11台新奇“玩意儿”——把垃圾吃进去,却能“吐”出礼物来。它们的名字叫智能垃圾分类设备。

今年,瑞安市确定新江南人家、瑞嘉庭院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通过政府采购将小区交由中标企业管理,采用智能设备分类与人工二次分拣,达到精确垃圾分类的效果。

把垃圾扔进去,却能“吐”出礼物!垃圾桶请给我来一打!

10月16日,记者来到新江南人家小区,看到了“传说”中的智能垃圾分类设备。该设备分为绿色和灰色两个箱体,绿色箱用来装厨余垃圾,上面标识着茶叶渣、蛋壳、果皮等属于厨余垃圾;灰色箱用来装其他垃圾,上面标识着烟蒂、污染纸张、一次性餐具等属于其他垃圾。

在两个箱体中间有处扫描区,每户都会发到一张智能垃圾分类卡,该卡分灰色和绿色正反两面,对准扫描区域,刷灰面卡对应打开的是其他垃圾箱体,刷绿面卡对应打开的是厨余箱体。

然后,居民将垃圾投放进对应的箱体,即可在卡中积攒对应的积分。

在小区的大厅处,放置着一个机器,通过刷卡可查询积累的积分,居民还可在此处每月免费领取两卷垃圾袋。

机器管理方还将定期举办兑换活动,当居民的积分积累到一定数值便可兑换雨伞、保温杯等相应礼品。

把垃圾扔进去,却能“吐”出礼物!垃圾桶请给我来一打!

把垃圾扔进去,却能“吐”出礼物!垃圾桶请给我来一打!

另外,该小区还有可回收物箱,主要用于回收玻璃、金属、塑料瓶等。居民将可回收物投放进去,同样可兑换积分,并通过精准计重,进行回收,比外面回收的市场价每公斤要高出0.02至0.04元,居民也无需特地将垃圾运至回收站,十分方便。

垃圾分类“绿色革命”破解“垃圾围城”

据了解,瑞安市常住人口130余万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00余吨,解决垃圾问题迫在眉睫、势在必行。面对“垃圾围城”这一难题,瑞安市“亮剑”了。

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温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整体部署,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于今年5月正式成立瑞安市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

农村是实施垃圾分类的重要“战场”。瑞安市2018年至2020年需实现908个生活垃圾分类村,今年瑞安市有182个村要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对此,瑞安市成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班,以每村设置垃圾四分类收集点、每户发放二分类桶为标准,开展垃圾分类指导服务,保质保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截至目前,瑞安市已完成创建分类村93个。

据了解,目前瑞安市共有居民小区283个,党政机关101个,企事业单位500个,社团组织331个,公共场所管理单位57个,共计1272个。分类设施配置覆盖率为22.4%。

党政机关先行,分类桶设置覆盖率达100%

垃圾分类,试点先行,机关单位发挥示范作用,走在了前头。

今年5月,瑞安市召开市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会,要求在单位内部设置四分类垃圾桶,目前,党政机关分类桶设置覆盖率已达到100%。

近日,记者来到市水利局,看见这里已在显眼位置放置了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并在多个区域设置了可回收、餐厨、有害、其他等分类垃圾桶。宣传栏上张贴了分类提示图,分类垃圾桶标识等,食堂内设置了专门的密闭容器单独存放餐厨垃圾,垃圾分类的宣传氛围十分浓厚。

据了解,根据《瑞安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瑞安市构建垃圾分类全民参与体系,如教育部门将组织中小学、幼儿园积极参加环卫科普知识教育和实践等活动;各乡镇(街道)将加强分类知识培训指导,建立“市、乡镇(街道)、社区”三级宣讲队伍,分批次、逐月开展集中宣传培训;各乡镇(街道)将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督(劝)导机制和管理责任区制度等。

成立考核督查组,发挥“指挥棒”作用

7月27日,瑞安市组建成立市分类办考核督查组。7月30日,考核督查组“上岗”,分三组对线上单位和各乡镇街进行考核和督促。

近日,全市乡镇街道和部门8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结果出炉,其中,林川镇、莘塍街道和湖岭镇居前三位,安阳街道、仙降街道和马屿镇考核排名末三位,垃圾分类工作较滞后,需进行督考警示。另外,市分类办对全市14个机关单位开展“一月一考核”的现场督查活动,根据实地督查情况反馈,市住建局、水利局、供销社、瓯飞管委会、广播电视台、公安局、农林局、经信局、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单位分类工作稳步推进,分类有成效,但市二轻联社、体育局、人防办等分类工作还需加快进度,进一步规范。

建立餐厨垃圾收运体系,建设终端处置设施

为让垃圾分类更科学化运作,瑞安市建立餐厨垃圾收运体系,通过公开招投标和特许经营两种方式分别确定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收运公司,负责瑞安市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餐饮经营服务单位的餐厨垃圾收运工作。

截至8月中旬,全市共收运餐厨废弃物943.83吨,废弃食用油脂67.414吨,签订餐厨废弃物收运协议426家,签订餐厨废弃油脂收运协议811家,其中城区170家,收运覆盖率达91.3%。餐厨垃圾专项运输处置体系的建立,使垃圾分类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

另外,瑞安市建设终端处置设施,推进餐厨垃圾处置设施和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建设,为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提供设备保障。餐厨垃圾处理中心的设计处理能力为150吨/日,二期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处理能力为1000吨/日,预计10月底投入使用


记者 张洵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