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整容校长受审 那些沉迷整容的女贪官们下场如何?

退休刚一个月,重庆市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原院长杜晓阳落马了。

2018年9月4日,重庆市纪委监委通报杜晓阳涉嫌贪污受贿案时披露,她迷恋整形,动辄刷卡10万元用于整形。 她的脸,因过度整形已无法正常表达悲喜。

近年各级纪委通报的案例显示,迷恋整形美容的女官员,远不止杜晓阳一个。她们中的一些人,为了筹集整形美容的高额费用,甚至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一掷千金,从脸一路整到屁股。

女性、官员、贪污、整容,每个词语背后都隐藏着无数故事,组合到一起,成了魔幻的现实。

20岁整脸,50岁拉皮

“杜晓阳疯狂迷恋整形,在他人‘漂亮、身材好’的夸赞中自欺欺人,享受年轻的错觉。”重庆市纪委的通报曾这么评价落马的杜晓阳。

在重庆市纪委办案人员看来,她的脸已经整得有些过度了。调查杜晓阳的过程,办案人员发现她不止一次“笑着”流下悔恨的泪水,“因为她那张过度整形的脸上,连悲伤的表情都难以呈现。”

杜晓阳因过度整形,面部难以正常呈现悲喜的表情。(网络图)

与杜晓阳不同,辽宁省鞍山市国税局原局长刘光明迷上了整屁股。

据媒体报道, 刘光明曾前后花费近500万元去香港等地整形,光是臀部的整形费用就高达约50万元人民币,一度被称为“鞍山最美屁股”。

“我觉得这个女的简直就是变态,像她这样的来找我(整形),我肯定让她先到北京安定医院去做心理评估。”谈起刘光明对整形的追求,协和医科大学整形美容外科博士、知名整形医生陈焕然认为“她的心理明显已经不健康了”。

刘光明对臀部的整形费用高达约50万元人民币。(网络图)

从业40余年,陈焕然接触过诸多前来咨询、整形的公职人员,“像自己”是多数公职人员整形觉得最重要的要求。

陈焕然对Vista看天下微杂志记者介绍,公职人员的整形手术,多是基础的抗衰老项目,比如割眼袋、去皱纹、打除皱针等,女性公职人员则会增加一些腹部吸脂等塑身项目。“与艺人相比,官员们无论性别,对整容的艺术性和创造性都没有太多要求。”

在重庆市某区宣传部门工作的梁丹(化名)对Vista看天下微杂志记者透露,单位里整容整形的同事,做的项目以垫鼻子、开眼角、给下巴打玻尿酸等为主。在河北省邯郸市某县城负责文教卫方面窗口审批的公务员于仙(化名)则对Vista看天下微杂志记者表示,在她周围,打玻尿酸的同事比较多。40余名女同事里,只有三四位“动刀子”割了双眼皮。

“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喜欢做鼻子、下巴这些能够让面部轮廓更加立体的项目,就是希望能漂亮点。”陈焕然表示,有很多女孩子为了提高被录取的概率,在公务员考试的准备阶段会做一些基础的整容项目。

“很多人来整容的时候不会告诉你职业,他们不说我们也不问。”陈焕然表示,即便如此,自己还是能判断出一个大概的比例, “现在每年来咨询和做手术的人里面,应该有10%左右的人是公职人员,就是100人到150人。”

陈焕然介绍,有些三四十岁的女性公职人员面临着升迁机遇,希望通过改变外形保持自己做事凌厉的形象,“到这个年龄段,眼袋什么的肯定出来了,平时看起来没什么精神,割个眼袋是短平快的操作。”50多岁的女性公职人员,很多人退居二线,工作不再繁忙,“偶尔会去参加一些活动、做一些报告,所以会捯饬捯饬自己,比如皮肤状态不好的就拉个皮之类。”

陈焕然还发现,公职人员整容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能给出的恢复期都非常短。曾有一名女性厅官通过朋友介绍找到陈焕然,希望能改善一下自己三角眼的情况,但她只有7天时间, “公职人员没多少时间,所以她们希望消肿恢复快。”

因时间受限,节假日成了公职人员整容的高峰期。陈焕然表示,过去有些官员还会利用到北京开会后的空当或以出国度假为由请长假,换取整容恢复的时间。

无论是“像自己”,还是要求很短的恢复期,都是为了整容一事不被他人知道。

在十七届团中央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杨森看来,这种心态跟一直以来的政治传统有关,“我们的政治传统要求一个人中规中矩。公职人员的着装,一般都不会特别鲜艳或者出格。整容,在传统观念里就是比较出格的行为。”

杨森向Vista看天下微杂志记者分析,作为公职人员,让人信赖很重要,但很多人认为整容是造假行为,“整容这个事,如果被同僚或者竞争对手知道,可能会在官场引起一些流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