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补课对学生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实话实说:补课对学生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实话实说:补课对学生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一、从宏观上看:补课无用。

现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学校学生进入初中后,特别是高中基本上是不休息的,这样做说是为了更好的升学。但是,当所有人都是一样的补课、恶补的时候,其结果和所有人都按照正常规律去学习、休息的结果是不是一样的呢?该上北大、清华依然上北大、清华,该上职高依然上职高。其实从宏观上讲,全国各高校在每个省的招生名额是固定的,不管是不是补课,招生名额也不会发生变化。就像有人一直诟病的那样,就算全国高中都像衡水中学一样,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也还是那么多。而从微观上讲,同样是补课,班里的学霸补完了还是学霸,班里的学渣补完了还是学渣。大家都同时补课,好学生不可能越补越差,真正的学困生再补也不可能逆袭。所有的学生都补课和所有的学生都不补课,结果真的是一样的。看起来,从宏观上看补课确实没用。

实话实说:补课对学生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二、从个体上看:如果别人不补会有限提升排名。

对于中等或中下等水平学生既还有潜力和愿意补课的前提下才有用的,但提高度是有局限的,不可能提高到学霸级的,真正的学霸是要靠智商、情商、环境等因素综合形成。

但是在我国的应试体制下,如果别人补课而你不补的话,你就会在考试中排名相对会降下来。就好比百米比赛,大家都不抢跑,肯定跑最快的那个是冠军,大家都随便抢跑,仍然跑得最快的是冠军。但如果一部分人抢跑、另一部分人不抢跑的话,那么就不一定谁是冠军了,所有人的名次都会发生变化,实力不再起决定性的作用。于是,只好你补我补他也补,风风火火全都补。

有一种现象叫做“剧场效应”。就是说大家都坐在剧场里看演出,前排有人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站了起来。后面的人抗议无效,剧场管理员制止也无效,于是,后面的观众只好也站了起来。最终,剧场里的每一个人都站了起来。观众的尴尬在于,都知道这样累,却谁也不能坐下来,因为谁坐下来谁吃亏,就会完全看不到演出。

实话实说:补课对学生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三、国情决定了补课是眼下无奈的选择。

由于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为了上名校,获得更好的就业平台,大家都尽最大努力去挤去争,挤下别人成就自己。其实人们都明白,我国的教育是以知识继承为核心来设计的,知识教得好,但育人是不够的。考得好不等于现实创造力或生活能力强。但先得苟且,再说后来了!

因此便形成了:老师加班,孩子受累,牺牲了童年,伤害了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是,谁也不敢停下来。现在孩子们上学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大家都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学习再学习,补课补课再补课,搞疲劳战术。道理大家都明白,只不过,单靠学校和学生,没有办法改变。因为作为个体,没有能力约束他人,除了自己也跟风补课,别无选择。

要真正改变当前的基础教育现状,还得需要顶层设计,从政策方面予以限制和引导。 当然,造成补课的最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好大学可上,狼多肉少,只好各显其能。还有一点原因十分关键,行业间收入差距不应过大;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大学比职校要高贵等,无奈牺牲爱好和快乐也要拼命去挤,尽管对某些学生来说是毫无意义的,而这一点,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得到解决的。所以,补课的现象,恐怕会长期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