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經驗之談:學好語文有方法

學霸經驗之談:學好語文有方法

要問到學習語文的竅門,恐怕回答最多的就是——〓積累、總結〓,的確這就是學習語文的不二法門,雖然只有幾個字,但做起來卻非常困難,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與勤奮,但只有真正付出,才有收穫,才能厚積薄發,真正走進語文的殿堂。

1.儘量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有了興趣就有了動力,語文學科不同於其他學科,既有自己本身的嚴謹厚重,又不乏輕鬆愉悅。這是因為語文包括的內容太廣了,從生活瑣事到人生哲理,從社會百態到內心情感,無不有語文的身影。語文本身就源於生活,但往往又是生活的概括、昇華,只要你熱愛生活,相信心中定有語文的一份淨土。先努力從自己喜歡的文學作品入手,慢慢讀,細細品,或許一時還未培養出興趣,但隨著學習語文的深入,你會發現蘊藏在其中的樂趣,那時你的興趣就建立了,語文學習就事半功倍了。

2.重視積累與歸納:語文學習,或許一時的努力發勁,成績上來了,但下一次忽視了語文學習,成績立即一落千丈,這說明語文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期的積累,不是說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時間學語文,而重在點點滴滴的積累,只要每天騰出一小段時間來積累,重要的是堅持下去,滴水穿石,最終語文成績會逐步穩定提高,不會有大起大落的現象。那麼,積累什麼呢?

⑴基礎知識的積累:包括語音、字詞、文學常識的積累。在平時學的課文,課外讀的文章中,碰到不認識的字詞或拿不準的讀音、容易寫錯的字,把詞典翻出來,查一遍,需要整理的可以專門用本子記憶,一般留一個印象就好,每次如此,同一個字詞,難一點的反覆這樣3、4次就記住了,長此以往,你的字詞就十分紮實了。對於成語,我的做法是拿一個本子,在做題中積累,隔一段時間做一些成語題,在做題過程中,不認識的成語、生活中容易用錯的成語(特別注意成語的使用對象、褒貶色彩)都記到本子上,抽空拿出來翻翻看看,順口造個句子,成語的使用就這樣熟練了。平時老師講課文時,都會提到作家、作品,這是留一下心,用心聽一下或在書角上記一下,文學常識不至於會到貧乏的地步,也足以應付考試。

⑵現代文閱讀:都說讀文章在於“悟”,不僅僅是揣摩作家的思想感情、作品傳達的內涵,更重要的是解題的方法、技巧,核對標準答案,思索一下自己為什麼就和答案不一樣,答案時如何形成的,我又是怎樣考慮的,我的解題思路偏差在哪裡,及時整理出這篇閱讀最大的解題收穫,即在本子或紙片上,下回再做題前看上兩眼,下次做題就注意了,這樣每次做題都有新收穫,同時鞏固了自己的方法總結,堅持下去,考試前不用多做題,只要把自己的心得總結回顧一遍,考試時特別注意運用,現代文閱讀扣分會很少。當然,廣泛地課外泛讀對於自己的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⑶文言文閱讀:注重課本中的文言文學習,課文都是經典名篇,很具有代表性。可以進行

實詞、虛詞、句式的歸納積累。根據課下注釋,重點記憶自己不熟悉的實詞用法,對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的詞要格外注重,反覆記憶,多翻譯幾遍課文,熟悉實詞翻譯特點;對考綱要求的18個虛詞的用法都要熟悉,自己翻閱文言文字典,按虛詞的詞性進行分類整理,做一些習題鞏固虛詞的用法;首先學會文言句式的分析,對省略句、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賓語前置句、賓語後置句、狀語後置句、定語後置句、謂語前置句)要理解句式特點,記住固定的文言搭配,記住典型的一兩個例句,學會類比運用。另外,對文言文中出現的特定官職、特定稱謂可以總結,要知道,會翻譯。

⑷作文素材的積累:好多人(尤其是男生)都抱怨自己的作文語言太貧乏,簡直是大白話,其實語言是積累出來的,只要肯下功夫,你的語言會很含蓄優美的,專門準備一個作文積累本,記下寫作的材料和優美的語言。擅長寫散文的同學可以把平時看到的、聽到的小故事、好例子抄到本子上,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一下寫什麼用這個例子,把平時看到的優美的段落、句子可以摘抄或粘貼到本子上,慢慢積累,不求每天數量多,但要真正是好的句子;擅長寫議論文的同學,最好下載下來近幾年的感動中國人物的頒獎詞,勤讀勤背,學習酣暢淋漓的語言,把自己讀到的新鮮例子、生動材料都記下來,學習在作文中長短句結合,多用排比句,多使用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道理論證、舉例論證等,把一些開頭、結尾的萬金油好句子多背一些。平時作文時,寫之前把本子翻一翻,說不定能找到好的靈感,儘量把所積累的材料有意識的多用,把優美的精彩語句變換到自己的文章中,考試前複習作文時,把這個本子多看看、多記記,應對考場作文十分有好處。沒準因為語言優美而得高分。

3.適當的做題,在做題中總結完善。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必須多做題,在做題中重在總結完善自己的不足,把出現的新知識整理到自己的本子上,精選題目,可以有目的的進行專項訓練,能力的提高需要長期的培養、大量的習題為基礎。

4.多動動筆,閒時寫一些隨筆。善於觀察生活、思考生活,把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感都寫出來,或者模仿他人的範文開始,融入自己的語言特點與自己積累的材料,正所謂“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從“模仿——改編——創造”,他人的文章就成了自己的有些作文,自己的能力會很快得到提升。模仿,可以模仿他人的結構,也可以模仿他人的內容。

5.可以適當課外閱讀。每天飯前飯後,讀一讀報紙,看看短評,看看《讀者》,翻翻《青年文摘》。都是很好的課外閱讀,課外閱讀要泛讀,活躍思維,開闊視野,培養語感。也可以讀一讀教學大綱推薦的20部古今中外名著,包括《語文讀本》都可以隨時翻翻看看。但課外閱讀始終不能代替正常的語文學習。

6.關於語文課本的學習。好多同學對語文課本不重視,上課不愛聽課,其實我認為這樣不好,對語文課本,應做到“預習——聽課、記錄——反思”。預習是語文學習非常重要的環節,大凡學得好的同學都會有很合理的預習,預習主要工作:通讀全文,標明段號,劃出生詞與不認識的字,藉助詞典,標上讀音,寫上詞語的解釋,藉助參考書,理解文章的主旨,劃分段落,寫清段意,對文章不明白的地方畫上記號。聽課時,跟著老師的分析思路走,學會如何有深度的鑑賞分析文章,把老師所說的本課的突出的寫作技巧記下來,課後看看筆記,把寫作特點想一想能不能用到以後自己的作文中。注重課本,其實就是對文章的精讀。

7.考試前的語文全面複習。

⑴.複習課本:①大致過一遍所考課本中的現代文字詞,注意易錯字讀音、四字詞語或成語的寫法。

②簡單瀏覽課本的關於作者作品的課下注釋及有關的文學常識。

③若本冊書中有文言文,熟背要求背誦的文段,特別注意不常見字的寫法,把重點文言文藉助參考書把全文順一遍,注意記憶通假字、古今異義字、詞類活用的典型例子。

⑵.複習試卷:把近期做過的、講過的試卷拿出來,像翻流水賬一樣簡單掃過,對做錯的題目注意解題思路。

⑶.考前做一兩篇現代文閱讀,注意答案中的全面規範的表述,回顧以前總結的現代文閱讀的方法。

⑷.複習詩詞鑑賞類:把總結好的詩詞的常用表現手法、修辭手法看一遍,以防考試遺漏重要的藝術手法。

⑸.複習作文:(考前複習作文對提高語文成績幫助十分大,我每次都複習作文,所以成績總是名列前茅,這是經驗之談)你若擅長寫散文,多背些優美句段,牢記心底,考試時不管是什麼作文題,只要與題目相連,稍加變換,就可使用,保證得高分。你若擅長寫議論文,建議臨陣磨槍,多看些論據,或把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朗讀記憶,用在文中,不但語言簡練,而且事例新鮮,緊扣時代步伐,易獲得老師青睞。建議考試作文前一定要先列提綱再作文,因為列提綱相當於二次審題,重現自己的寫作思路,背誦的句子材料即使在作文中用不到,在語言運用題中也使用。長此以往,你的語文作文水平一定再上一個層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