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大敗楚國並且氣死楚國大將子重,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中國歷史悠久,當然在漫長的歷史中,戰爭是無法避免的。描繪歷史戰爭的小說中常會寫到,某位大將因戰敗被氣死,就像一提到周瑜的死因,好多人都會說周瑜是在和諸葛亮鬥智失敗以後被氣死的,事實真相我們當然不得而知,只能從歷史留下的隻言片語中去探尋。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講一個類似的故事,說的是春秋楚國的一位大將帶兵攻打吳國,最後被氣死的故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請跟小編一起往下看。

吳國大敗楚國並且氣死楚國大將子重,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春秋時期將軍 影視劇照

子重,是楚國的貴族,他是春秋時期楚國的令尹,就是楚國發號施令的最高長官,他是當時楚國國君楚共王的叔父。公元前570年,楚國因為吳國近來的連續侵擾,決定出兵攻打吳國。子重親自帶兵,因為在此之前,楚國和吳國並沒有實質性交戰,所以子重這次決定給吳國點顏色看看,讓他們知道知道楚國的厲害。因為知道吳國地區大多山地,所以子重這次專門挑選了擅長山地作戰的士兵。楚軍浩浩蕩蕩進入了吳國境內,一舉拿下了鳩茲,隨後士氣高昂地繼續前進。再看吳國這邊,大軍主力沒有出動,只有小部分部隊來回在騷擾楚軍的側翼,吳國人又都熟悉地形,所以是打完就跑,雖然楚軍沒有什麼重大損失,但是因為地形原因,還是應付的有點疲憊。

吳國大敗楚國並且氣死楚國大將子重,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古代戰爭 影視劇照

這時子重手下一個將領鄧廖就自動請纓,想帶領小部分精兵直接攻入吳國腹地,在前面開路。子重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就給了鄧廖部分戰車和士兵,而自己則帶領大軍就地駐紮等待消息。三天之後,消息終於來了。但不是什麼好消息,而是一群壞消息。因為鄧廖帶去的是精兵,卻回來了一群殘兵敗將。原來,吳國的地勢太過複雜,高低不平,別說走路了,最後光剩推車了。等好不容易推完戰車,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吳軍殺了過來。吳國人本來就是在自己的地盤,沒費多少勁,打仗又不要命,所以最後的結果毫無懸念,楚軍損失慘重,鄧廖被活捉了。

吳國大敗楚國並且氣死楚國大將子重,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春秋時期的戰車

子重這下子傻眼了,鄧廖可是一員猛將啊,他都被俘了,現在楚軍的士氣可謂是一落千丈。吳國的地勢不是山就是水,自己這方就算人再多,戰車再多,也一點用都沒有啊!所以現在就是攻又不好攻,守又沒有意義,子重就只能下令撤軍。大軍回到楚國以後,子重沒敢說這次的損兵折將,而是自我表揚了一回。他說:“這次我們一舉拿下吳國的鳩茲,打的他們是抱頭鼠竄啊,這次以後他們肯定不敢再來侵擾我們!”為了顯示這次勝利的真實性,子重還開了一回慶功宴,原本按照子重的想法,這個慶功宴是要開十天的,但是進行到第三天的時候,傳來一個壞消息:吳國攻打楚國,佔領了楚國的駕。

吳國大敗楚國並且氣死楚國大將子重,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春秋時期宴會 影視劇照

就這樣,不僅慶功宴沒開下去,子重還丟了一回大臉。第二天,整個楚國到處都在說子重的故事,說子重手下大將被捉,楚國的駕都被吳國佔了,他還有臉開慶功宴。以至於到後來,楚國人罵人的時候都會說:“你太子重了!”而後不久的一個晚上,子重就因心疾去世了,而吳國大敗楚國並且氣死子重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似的飛遍春秋各國。

這麼看來,子重的死真的可能和這次的敗仗是有點關係的,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