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來不及相見,亦難阻生命寄託——一份飛越1500公里的救命臍帶血

縱來不及相見,亦難阻生命寄託——一份飛越1500公里的救命臍帶血

這世界很忙

往往還來不及回頭

就要面對新的面孔

這世界很暖

縱來不及相見

亦難阻生命寄託

縱來不及相見,亦難阻生命寄託——一份飛越1500公里的救命臍帶血

2016年4月29日,家住城廂的周女士在成都市青白江區人民醫院的產房裡順利誕下一位健康男嬰,婦產科醫生包曉燕和往常一樣嫻熟地進行著寶寶臍帶血的採集,不過那時誰也不曾想過這位剛來到人世的小天使竟會在某一天成為一位10歲男孩的救命恩人,而讓生命再次得以延續的就是寶寶的這份臍帶血。

人間五月,花重錦城,但這一春美景卻無力緩和軒軒一家人的焦慮心情。軒軒,這位10歲的成都男孩在月初被確診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是所有血液病中非常嚴重的一種,造血器官不再造血就如同荒蕪的田地不長莊稼。)這意味著如果沒有合適的骨髓,孩子的生命隨時可能戛然而止。

♥♥♥♥千里奔波

曙光終現

由於發病急,等不了合適的骨髓,醫生建議,通過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9月,得知安徽省立醫院可進行該手術,一家人趕緊飛赴千里之外的安徽。

希望此刻出現!安徽省立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孫自敏教授向全國七家臍血庫發出配型申請後不久,四川和浙江的兩家臍血庫發回了反饋信息。其中四川庫的白細胞抗原(HLA)配型,六個點中五個(相)合,八個點位中七個點合,十個點中九個點合,這是一份配型很不錯的臍帶血。而這份臍帶血就來自2016年4月29日出生的那位男嬰,正是因為當時周女士選擇了捐獻,才有了這份來之不易的臍帶血。

縱來不及相見,亦難阻生命寄託——一份飛越1500公里的救命臍帶血

2017年10月18日,這份飛越1500公里的救命臍帶血從成都到達安徽合肥。

2017年11月10日上午,四川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的工作人員帶著錦旗來到了成都市青白江區人民醫院。“軒軒順利接受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的移植,目前正在觀察期,非常感謝周女士的捐獻,也感謝醫院在臍帶血工作上做出的努力”四川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市場管理部經理張贊說。

▶在中國,無血緣關係的白細胞抗原(HLA)配型成功的概率在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不等,能夠找到配型成功的臍帶血實屬不易,而更幸運的是這份珍貴的臍帶血也同樣來自家鄉。

縱來不及相見,亦難阻生命寄託——一份飛越1500公里的救命臍帶血

偶然下的必然,是一場已歷5年的籌備!

我院非常重視臍帶血規範採集工作。自2012年起,婦產科的每位醫生不僅接受四川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的專業培訓並獲得臍帶血採集證,同時科室每年也組織多次培訓,讓更多醫護人員瞭解臍帶血的採集流程、注意事項等。

隨著醫院和科室在臍帶血上的大力宣傳普及,相比於去年同期,願意主動捐獻、儲存臍帶血的孕產婦上漲了13%,即使如此,臍帶血的供應量依然遠遠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

縱來不及相見,亦難阻生命寄託——一份飛越1500公里的救命臍帶血

縱來不及相見,亦難阻生命寄託——一份飛越1500公里的救命臍帶血

臍帶血,你瞭解嗎?

醫學實踐表明,寶寶出生後,殘留在臍帶和胎盤中的血液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目前,臍帶血幹細胞已經能夠治療80多種疾病,如血液系統惡性疾病中的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統非惡性疾病中的地中海貧血、再生障礙貧血等;實體腫瘤方面的腦瘤、卵巢癌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硬化症等。

縱來不及相見,亦難阻生命寄託——一份飛越1500公里的救命臍帶血

新生兒臍帶中含有豐富的間充質幹細胞是組織器官修復再生的寶貴資源。作為幹細胞家族的重要成員,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在機體內廣泛存在,具備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成體幹細胞,具有免疫調節、再生修復等特點。

每一顆鮮活的生命都不該被辜負,每一個活著的信念都該被延續!在此,我們呼籲更多的年輕媽媽能夠正確認識臍帶血,以自存或捐贈的方式留下寶寶的臍帶血,把生的希望無限傳遞下去!

婦產科諮詢電話:028-836239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