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嗝老師|F變成A的人生勵志故事


嗝嗝老師|F變成A的人生勵志故事


一般的老師教授知識,優秀的老師教人理解,如果他更優秀,那他會告訴你如何運用它。--- 納娜·瑪圖爾.

西漢時期的戴聖曾在《禮記·學記》中這樣寫道,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大致的釋義就是說,“教師只有懂得了教育成功的因素,同時又懂得了教育失敗原因,然後才能勝任教師的工作。所以優秀的教師是善於通過誘導進行教育的,引導學生而不牽著學生走……”

藉此緣由,我們本期來推薦一部印度佳片《嗝嗝老師 Hichki》(2018)。


嗝嗝老師|F變成A的人生勵志故事



主演為寶萊塢著名影星拉妮·瑪克赫吉,國內影迷可能不太瞭解,但是相信總有人不經意間看過她的印度風情舞蹈,例如2005年在電影《抗暴英雄 Mangal Pandey The Rising》中的動感歌舞。

在《嗝嗝老師 Hichki》影片中,講述了一位身患圖雷特綜合症的女孩納娜·瑪圖爾,因為兒時的一段經歷立志成為一名育人的教師。經過十八所學校的拒絕,同一母校拒絕五次之後,最終被母校特殊錄用。但是孰不知等待她的竟然是另一座佈滿荊棘的大山 -- 聖蒂克學校的“9F班”。


嗝嗝老師|F變成A的人生勵志故事



為此,我們從戲劇的衝突方面入手,膚淺的瞭解一下納娜·瑪圖爾所代言的“人性吶喊”。

一、老師的衝突。

編劇在影片中用納娜·瑪圖爾和瓦迪亞兩個人物形象之間的衝突為引,直接樹立起“沒有壞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和“他們不適合做學生”兩種相對立的教學理念的衝突。而這裡所特指的“壞學生”、“他們”即是瓦迪亞眼中的“9F班”,一個因為政府“受教育權”規定而開設的班級。雖然只有十四名學生,但是在過去的七個月裡卻奇高的離職了七位老師。


嗝嗝老師|F變成A的人生勵志故事



而納娜·瑪圖爾幸運的成為“9F班”的第八位老師。

接著片段場景中,在巧妙的借用納娜面試解答校長的疑問“我就好奇身患圖雷特綜合症的你為什麼要當老師”之時,引出來編劇所要表達的主旨 -- 怎樣才能算的上為人師表。


嗝嗝老師|F變成A的人生勵志故事



而代表超越現實人性、階層包容的納娜又是如何將“我來到這個世間就是為了當老師”說的那麼感人淚下呢。就像校長先是用帶有“死馬當活馬醫”的決斷排除萬難聘用了“正常情況下,我是不會給你這份工作”的納娜,更是巧然的用“在你身上看到了活力,願意為這樣的風險買單”而昭示自己所做的最後努力。

表面上粉飾了校長沒有主動放棄“9F班”和育人的宗旨,但是深層次挖掘校長這一人物,你會發現他所代表的形象就像“想做卻最終還是會屈服在現實面前的那一類人”。儘管最後編劇用“瑪圖爾女士,你是一位好老師,但你卻受困於錯誤的課堂之上,這不是你的錯,是我的,我給你安排了那個班級。我很擔心我們會隨著9F班也失去一位好老師”來暗示校長從內心深處早已認同了納娜,但是還是無法避免的給人一種不如最後瓦迪亞頓悟後說的那段話那麼幹脆。

再者,編劇巧妙的依“22年前可汗校長代表聖蒂克學校向身為學生的納娜承諾,我們會像對待其他學生那樣對待你”的那種“包容之心”正視了女主納娜的殘缺之美。更是以此映襯著納娜為什麼在面對“十八所學校的應聘拒絕”、“聖蒂克學校一連五次的應聘拒絕”,以及“學生時代被12所學校棄之門外”等事實,都沒有打消她想成為教師的夢想。


嗝嗝老師|F變成A的人生勵志故事



因為她想改變世人對待像自己圖雷特綜合症一樣的特殊患者、“9F班”一樣貧民窟孩子們的那種“扭曲的惡意”,甚至引申到最後劇末退休的納娜校長能否改變世界。


嗝嗝老師|F變成A的人生勵志故事



而學生委員會主席瓦迪亞老師一開始所展示的人物形象便是“校長應聘納娜的決定是錯誤的”、“9F班的學生不屬於聖蒂克學校”、“納娜認為9F班的學生只是還沒有找到‘能量正確釋放方式’的理論是愚不可及的夢”。

但是當他最後意識到“自己一直所認為的9A班優秀,級長徽章獲得者”卻能做出“利用虛假考試試卷使9F班集體被退學趕走”之類違背育人宗旨的事情時,才意識到一直已“現有體制的捍衛者、標榜者”自封的自己卻走上了教師育人的歧路。

一個學生如果學到了錯誤的知識,便不可能得分;老師如果教錯了卻不會失分。教起來容易,學起來卻難。我們總想教別人一點東西,我也想教9F班一些東西。儘管他們對於聖蒂克學校來說不是那麼好。二、學生的衝突。

學生的衝突也分兩層,先是學生時代的納娜·瑪圖爾與嘲笑譏諷她的同學們,一句“納娜·瑪圖爾,你能控制好這些聲音嗎?”直接摧毀了納娜幼時的世界,但是因為可汗校長的那份承諾讓她重拾信心和希望。


嗝嗝老師|F變成A的人生勵志故事



而納娜也想將這份信心和希望傳遞給自己的學生們。而此時,對於“9F班”來說,她就已經象徵著曾經的可汗校長。

因為拆遷,政府公辦學校土地變成了聖蒂克私立學校的操場,處於學校下水道附近貧民窟的孩子好不容易受惠於政府出臺的“受教育權”規定,而成為聖蒂克私立學校的學生。

但是在殘酷的現實和世人的潛意識下,“垃圾排入下水道”與“貧民窟孩子上公立學校”完全是一個對等的“理所當然”。

可是常規一旦被打破,必然會觸及其他人的利益,而這個“其他人”就必定包括聖蒂克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們。

學生揣摩老師的意思,老師揣摩校長的意思,校長揣摩上層階級權貴或家長的意思。

而以此,來自貧民窟的“9F班”因為其他學生從來就沒有接受過他們而放棄融入變得更加叛逆,而此時放任自流的老師卻一定程度上助漲了這種“畸形”的校園對立。

貧民窟的家長為“一日三餐”、“排隊取水”的生存問題奔波時,期許自己的孩子“能做到自己從沒做到過的事”、“能走進貧民窟外面的世界”,而這一線希望僅僅只能寄託給自己的孩子能遇上像納娜·瑪圖爾這樣包容的老師。


嗝嗝老師|F變成A的人生勵志故事



而同時,編劇用粘合劑是“用來修補自行車孔洞的車胎”,還是“用來粘連國家科學博覽會項目的風車”;用“納娜·瑪圖爾的趣味實踐相結合教學”,還是“瓦迪亞老師在乎的就是分數和這個愚蠢的項目”;用“9A班門庭若市的家長會”,還是“9F班喝了五杯茶,一對父母都沒有家長會”等多重疊加對照,不僅加劇了學生們之間的矛盾衝突,而且還在一定程度為後續衝突高潮“假作弊事件”的爆發埋下伏筆,以及瓦迪亞最後反轉似的感悟做出鋪墊。

三、昇華。

納娜·瑪圖爾用四個月的時間,改變了十四個孩子或者說十四個家庭的命運,也向我們解讀了何為“沒有‘為什麼’,而是‘為什麼不’”。

影片更是多次藉助納娜激動、緊張之時犯病更嚴重的神態描繪,以此用納娜痙攣性抽動失措來無聲的暗喻那種對無情現實的無力反抗;藉助多年後納娜與父親之間的諒解,來暗喻永遠停留在“責怪自身的境遇”藉口面前停滯不前的人,不是別人不正視你,而是你自己早就被自身搭建的樊籠拭去了銳氣。


嗝嗝老師|F變成A的人生勵志故事



現實總是帶給我們許許多多的選擇題,但是卻永遠不可能留給我們無限糾錯的測試機會。

那最後,你是想將自己的人生停留在寫滿你所恐懼的那一頁呢,還是能忍受它們,並讓它們成為你自由飛翔的助力呢。

最後,願在各自星光璀璨的夜空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北極星”。


嗝嗝老師|F變成A的人生勵志故事


1、圖雷特綜合症/Tourette綜合症(Tourette syndrome,TS)又稱Gilles de la tourette綜合症、抽動穢語綜合症(multiple tics-coprolalia syndrome),是指頻繁的運動性抽動和聲帶抽動,症狀只出現在白天,且持續1年以上。圖雷特綜合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於1885年由法國醫生Georges Gilles de la Tourette詳細描述。本病男性患者比女性多三倍。目前還不知道本病的確切病因。但人們認為可能與腦內多巴胺或其他神經遞質異常有關(神經遞質是用來傳遞信息的一種物質)。

圖雷特綜合症一般在幼年出現,常以簡單的抽動開始(抽動反覆出現,這是一種沒有目的的肌肉抽動),逐漸發展為突發的複雜運動,包括聲帶抽動和突然出現的痙攣性呼吸。聲帶抽動的最初表現為喉鳴或喊叫,以後可發展為強迫而不自主的咒罵。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