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古人是如何記錄大熊貓的?

輿地鏟史官


在我國的歷史文獻中沒有“大熊貓”一詞,此詞是在 1869 年法國傳教士阿爾芒·戴維發現並由當時的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阿爾豐斯·米爾納·愛德華鑑定並命名之後才有的稱呼。那麼,中國古代居民是如何記錄大熊貓的呢?

關於大熊貓的最早記載,是《史記·五帝本紀》中關於黃帝“教熊羆貔貅籀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之句中的“貔貅”,這種動物在古代被認為是一種特殊的大熊,有學者認為這種熊類就是大熊貓。隨後,漢代的揚雄(公元前 53~公元18 年)所著《方言·卷八》“:貔,陳楚江淮之間謂之來,北燕朝鮮之間謂之妚,關西謂之狸”,這說明大熊貓在先秦兩漢時期曾經廣泛出沒於季風區的森林之中。

圖/清人畫作中的騶虞


對於熊貓較為明確的記載出現在魏晉時期,陸璣《毛詩疏》中記載“騶虞”有:“白虎黑文,尾長於軀,不食生物,不履生草,應信而至者也”,從白虎黑文與不食生物兩個特點可以明顯看到大熊貓的形象特徵。據日本《皇家年鑑》記載:公元 685年 10 月 22 日(武則天執政的垂拱元年)女皇曾將一對大熊貓活體和 70 張白熊毛皮作為大唐國禮送給日本天武天皇。這說明大熊貓的在古代就被當做象徵國禮的珍惜物種,這與現代大熊貓相比已經不逞多讓。

圖/日本出生大熊貓“櫻濱”(左)和“桃濱”


晉代國人對於大熊貓習性與分佈地點的記載就已經十分清晰,從晉代的文獻中有關於大熊貓食鐵和竹的記載,“似熊....能舐食銅鐵及竹骨,骨節強直”。“貘。今出建寧郡(雲南省北部)。毛黑白,臆似熊而小,能食蛇,以舌舐鐵,可頓進數十斤,溺能消鐵為水。有誤食針鐵在腹者,服其溺則化。…今蜀人云峨眉山多有之”。當時的大熊貓被人們神話為可以吃鐵,消鐵的神獸。


秦漢以來,人口不斷增加,尤其是明清時期人口快速增長,原有的大熊貓棲息地被人類所佔據,儘管這種佔據並不是直線式的,但是一旦該地區大熊貓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就很難再恢復。另外,由於氣候的原因,大熊貓最喜愛的天然箭竹林僅存在於湖北、四川、陝西、甘肅等省區的少部分地區。就這樣,大熊貓的生存區域被不斷壓縮到西南地區的高山深谷之中,我們對於熊貓的印象最終成為了身居四川深山的神秘國寶。

圖/箭竹林中的大熊貓母子


參考文獻:1.鄧文霞:《歷史文獻記載中的大熊貓形象》


歷史研習社


回答這問題首先想像下古人為什麼要記錄大熊貓?據說古代熊貓是很多的還能殺來吃,因為各種原因到今天越來越少才變珍稀動物,比如今天的家豬你會記錄麼?若干年後豬如果快絕種了,一顆豬牙可能換一套房子,一條豬毛能變成廣大女性最愛的飾品的,可能又會有人問在公元2018年有人吃過豬肉麼?見過豬跑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