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古代人是怎麼對待大熊貓的?他們會直接殺來吃嗎?

匹夫有責1987


倉廩實而知禮節,在古代的戰亂年代,“溫飽”一直是老百姓一生日夕苦追求的底線,因此雖然大熊貓這麼萌,但是在戰亂年代古人看來,也不過就是“美食”。

據最近的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公佈,截止2013年底,全國野生大熊貓數量為1864只,圈養大熊貓數量為375只,對比2003年的1596只,數量有了顯著的增長,得益於國家對“國寶”的特殊保護。

記得小時候看《回到三國》的電視劇,其中講到了在三國時期大熊貓叫“白羆”,就是黑白熊(這一點無法考證,但是大熊貓確有白羆的別名)的意思,且不論上圖這個尷尬的特效,接著就談到了吃大熊貓,劇中人說大熊貓“又懶又笨,不會耕田,有啥用”。

那麼在古代大熊貓的地位真的如此低下麼?答案是:是的。

漢武帝時期,皇家獵場中就有各種奇珍異獸,其中大熊貓赫然在列,就是供皇帝狩獵殺著玩的;

唐朝時,李世民就曾經把十多張熊貓皮送給有功之臣;

《本草綱目》中就明確記載大熊貓的藥用價值;

三國時期,據記載,在遼東地區(今中國東北)、陝西等地還有大熊貓出沒,而當時東沃沮(今朝鮮咸興)

用大熊貓皮來繳納貢賦

目前挖出的很多大熊貓的標本上,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出自人類之手的砍痕,種種證據證明,大熊貓在古人看來,也是一種食物。

側面說明了,在古人心目中:別以為你長得萌我就不吃你!戰亂年代,活著就很不易了。

眾所周知,大熊貓的繁殖難度是很高的,也因為不加保護才導致大熊貓數量銳減,以後在國家和人民的保護下,數量一定會得到緩慢的提升的。


小屏窺人生


我覺得古代人應該會吧,他們只會尋找哪種食物好吃,並不會去欣賞它,古代沒有那麼高覺悟,所以我想應該會吃它,不然也不會這麼少,對吧😁


隨空隨悟2


為了回答你這個問題我又是查字典又是翻古典,請教了無數飽學之士上至99下到剛會走都回答不了,天呀怎麼會有 這麼奇葩的問呀?當我正苦苦思索中身旁邊傳來了旺財叫聲好像冥冥之中有神在指引一樣,雖然我不信耶穌但還是跟 著旺財走了過去。

一路坑坑窪窪來到一條昏暗的小巷子,抬頭就看到天機神算這幾個字,旁邊一個老頭對著我說施主

我夜觀星像,知道你有個解決不了的難題來坐下聽老朽一言,所為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掐著蘭花指又是

唸經又是作法大約半小時,最後說了一句窺探天機是折損陽壽的,耶穌說世人都有罪金錢乃是罪惡之首

為了救贖你的罪名,然後指了指旁邊的功德箱你要不捐一點減輕你的罪名~最後……反正我是無罪釋放了~施主還是放不 下心中執念的就去投案自首吧`


太陽的影子


古人怎樣對待大熊貓,這個應該問古人


哥是打醬油的路人甲


會吃吧,尤其是饑荒跟戰亂時候


小健觀實事


拿來供著沒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