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各种排名常常被挤出十名外,武汉大学到底实力如何?

国内外各种排名常常被挤出十名外,武汉大学到底实力如何?

文|冷丝

栏目|丝说教育改革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大学排名,国内有一所高校总是显得有点尴尬,要么排在了10名之内的尾巴,要么被排挤出10名,这所高校就是武汉大学。

那么,这到底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呢?它有什么样的发展历史?

国内外各种排名常常被挤出十名外,武汉大学到底实力如何?

武汉大学常被排到10名外

第一,武汉大学的前身是什么?

很多专家指出,武汉大学的前身应该推至张之洞在晚清1893年的自强学堂。

当年的张之洞认为,“盖闻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先”,故取“自强”二字。这座位于湖北武昌三佛阁大朝街口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设方言、算学、格致、商务四门。由此揭开了近代湖北高等教育的序幕。这种说法有一点道理,但并非是高等教育的模式。

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规划在全国设立6所高等师范学校,在华中决定以湖北武昌原方言学堂的校舍等即张之洞时期建设为基础,改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仿日本教育模式设立英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博物四部。1922年,学校又学习欧美模式改四部为八系,即教育哲学系、国文系、英语系、数学系、理化系、历史社会学系、生物系、地质系。

国内外各种排名常常被挤出十名外,武汉大学到底实力如何?

武汉大学

所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应该是现今武汉大学的真正前身。

第二,政府重点支持建设,李四光选址,成就了现在武汉大学的模样。

1923年9月,根据新的学制,改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1924年,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改名为国立武昌大学,开始向综合性大学迈进。

1926年,国立武昌大学与国立武昌商科大学、湖北省立医科大学、湖北省立法科大学、湖北省立文科大学等合并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这个名字又称国立第二中山大学,设有大学部和文、理、法、经、医、预6科,计17个系、2个部。因此,这一次是武大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调整,从此奠定了国立武汉大学的发展基础。

国内外各种排名常常被挤出十名外,武汉大学到底实力如何?

武大樱花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以原国立武昌中山大学为基础,组建国立武汉大学,初设文、法、理、工4个学院。1929年5月,王世杰任国立武汉大学首位校长。他提出要把学校办成拥有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的万人大学。

1930年3月,经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的勘察,国立武汉大学在东湖之滨的珞珈山兴建新校舍。1932年3月,学校由东厂口迁入珞珈山。

1934年,国立武汉大学设立法科、工科研究所,开展专门的学术研究及研究生教育。193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逐步拓展大学的研究功能。1936年,国立武汉大学正式成立农学院,从而发展成为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15个系2个研究所的综合性大学。

国内外各种排名常常被挤出十名外,武汉大学到底实力如何?

武汉大学老建筑

1937年,国立武汉大学与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和国立浙江大学进行统一招生考试,从而跻身“民国五大名校”。

第三,分分合合之中,武汉大学最终成为之力强大的综合性大学。

一次是大拆分。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立武汉大学更名为武汉大学。为适应国家新的发展,武大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调整开始了。

国内外各种排名常常被挤出十名外,武汉大学到底实力如何?

武汉大学李四光雕塑

1952年国家高校大调整,湖南大学、河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的文理部分学科并入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的工、农、医、1952年成立的水利等学院的专业调整出去分别组成了华中工学院、中南土建学院、中南矿冶学院、华中农学院、中南同济医学院和武汉水利学院,部分专业并入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

调整后的武大成为以文理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但是偏向于理工类,设有9系1个专修科,实力锐减。

一次是大合并。2000年,原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由武汉大学合并的几所高校在自己的办学历程中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风格,取得了较高的办学成就,新的武汉大学整体实力和综合实力有非常大的提升。

国内外各种排名常常被挤出十名外,武汉大学到底实力如何?

原武汉大学校长李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武汉大学的建校历史、分拆和合并历史与现在的浙江大学非常类似。当年同是“国立五大名校”,实力都不凡。

不过,令人深思的是,浙江大学近20年发展速度和质量明显高于武汉大学,这其中的含义值得探讨。

国内外各种排名常常被挤出十名外,武汉大学到底实力如何?

敬告|冷丝所有文章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