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開示:居士的威儀很要緊,影響力很大的!

具足威儀 所行真實

受闍黎教 當願眾生

具足威儀 所行真實

大德開示:居士的威儀很要緊,影響力很大的!

受闍黎教:闍黎就是阿闍黎。阿闍黎是梵語,譯為“軌範師”,又叫“親教師”。那麼你受阿闍黎的教誨時,當願眾生:也發願,因願而起行,所以說當願眾生,具足威儀:這個威儀在儒教裡也講:“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在佛教裡講:“三千威儀,八萬細行。”

為什麼要具足威儀呢?因為你威儀若好,一切眾生就見而生信──見著你就會生一種信心。若威儀不好,譬如你做一個比丘,走路蹦蹦跳跳像只猴子,甚至於──不是罵人──像只兔子,那麼這樣就很難看的,沒有人相信。

我們必須要學馬勝比丘,走路目不斜視,眼觀鼻,鼻觀口,口問心,威儀嚴整。所以摩訶目犍連和舍利弗兩人一見到馬勝比丘,就發菩提心了,問他:“你是個做什麼的?”那時候因為沒有出家人,所以舍利弗和目犍連二人都是外道,一見著馬勝比丘的威儀這麼好,就說:

“你一定有位好師父,你師父是哪一位啊?”

馬勝比丘答道:“我師父是佛。”

舍利弗和目犍連一聽說佛,更不明白了,就問馬勝比丘,說:“怎麼叫佛呢?”因為以前他沒有聽說過“佛”字。

馬勝比丘就說:“佛──我的師父所講的道理,就是‘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一切法都是從因緣生,‘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這個道理就是佛所講的。”

大德開示:居士的威儀很要緊,影響力很大的!

舍利弗和目犍連一聽,啊!就歡喜得不得了:“這個法說得真妙!這真是無上甚深微妙法了,我一定要去看看你師父。”那麼跟著馬勝比丘去見釋迦牟尼佛,於是就皈依三寶了。你看看!這就因為馬勝比丘的威儀好,所以感化舍利弗、目犍連這兩個大外道都來皈依佛了。

我們現在所有的人,無論出家人、在家人,就是居士也不能說是:“我是做居士的,我不要守威儀。”那又錯了,你做居士,這是佛教的外護,你這外護要是行為好、威儀好,一切一切“言必忠信,行必篤敬”,一舉一動,一舉手一投足,都可以為眾人的一個法則,為眾人的一個榜樣。

那麼不信佛的一看你,這麼樣“言必忠信”,你不打妄語,不欺騙人,所說的話都是實實在在的,沒有一點虛偽,“行必篤敬”,你的行為很誠實,很篤厚的。不是做一些個假面具、偽裝,不是“老虎掛念珠──假充善人”──你不是這樣,那麼一般不信佛的人,見著你這麼好的行為,也就會生信心了,你影響力是很大的,所以這個威儀也是很要緊的。

所行真實:無論所行所做,什麼事情都要真真實實,實實在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