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戶外媒體專家劉志彥談戶外的重構和機遇

傳立媒體MPOWER首席運營官周斌Kevin受邀參加了申通德高BOB的評審活動,善於觀察和思考的Kevin收穫很多啟發,趁熱打鐵揮毫潑墨,及時地與資深戶外媒體專家劉志彥進行了一場深度的對話,言辭真切、乾貨很多,希望能夠引發大家對國內戶外媒體發展現狀與趨勢產生新的認識和思考。

資深戶外媒體專家劉志彥談戶外的重構和機遇

現在內容創意團隊的能力已經跟不上平臺和技術的發展。很多地鐵廣告都是更多依靠渠道的人流量和媒體層面的創意,但是在平面或者視頻的內容創意展示層面,真是太普通了,甚至有點乏味。我認為其中的原因不乏有兩個,一是創意公司離開媒體變化和發展有一定的距離,對於越來越複雜的媒體環境缺少親身的感受;二是品牌方在戶外媒體投入的資金減少,也讓創意公司缺少了這部分鍛鍊的機會。

媒介代理要有價值就要比廣告主站的更高。

是什麼讓我對戶外媒體的發展和機會變得那麼不瞭解?可能是以往過於沉入日常應付客戶的工作,隨大流的把精力全部集中到互聯網的層面去了。因此,媒介代理並不是一個好做的角色,要更加有價值就必須讓自己比品牌主站的更高,看的更遠。跟這一天其他的評委交流使我學到很多,午餐和茶歇時刻跟來自分眾、二更、東方衛視、上海廣告、新浪等多位嘉賓進行了行業發展和轉型的交流,發現創意和創新是不斷出現的詞彙。傳立雖然是媒體代理公司行業中的翹楚,但是,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們需要時刻保持緊張的心態,以及如何為這個行業創新做出貢獻的心理來規劃現在和未來。這些交流堅定了我要把我們的科技日持續搞下去,還有基於《中國廣告》平臺跟行業專家持續交流的決心。

我們是否可以拿出在互聯網,移動互聯數據研究的熱情來推動戶外大數據的發展?

過往幾年很多大金主耐心的用了幾年的時間來嘗試提升互聯網數據的精確性,但同樣的事情卻很少發生在戶外媒體上。雖然戶外的數據整合難度不小,但是,當互聯網廣告泡沫越來越大的時候,好好迴歸和提升一些傳統媒體的效率,說不定未來會得到很好的回報。戶外本來就是比較冷門項目,正因為如此,有更好的機會、更大的空間來發揮和得獎。戶外廣告的創意肯定是需要提升的。如同前面提到的,必須從最直觀、媒體形式特性的小巧思走出來。個人覺得戶外廣告得到的關注、重視較少,原因是對戶外廣告環境、限制與空間不夠清楚。

資深戶外媒體專家劉志彥談戶外的重構和機遇

可能會有人說是因國內政策、法規的問題,限制多,因此造成創作意願低落。這是有可能的,但不是絕對。這幾年做的培訓中,分享了大量國際上得獎的戶外廣告案例,很多其實在現行規定中,沒有直接規定是不行的,好些國外案例的概念被採用過來在國內落地執行,所以說如果想做,國內現在人才也要逐漸跟上。只是現在大家比較關注可以複製的創意,這樣才可以帶來利潤。比如最近在北京地鐵看到亞瑟士球鞋的動感燈箱,背後燈光產生抓眼球的效果。不久,這個動感燈箱設備就到處被採用,大家都以創意媒體來宣傳。這種容易複製、銷售的所謂“創意”,目前是業界比較關注和追求的。一旦複製多了,就不再是創意。

好的戶外廣告需要有深入的感動和互動,要求是比這樣的設備創意高很多的。除了預算之外,從大點子、地點、媒體設備規格、互動技術、審批、跨平臺媒體配合、對接等等,需要很多不同的單位來共同配合。現行代理商的分工和戶外媒體主良莠不齊,都是讓戶外大創意無法順利產生的現實因素,如果品牌和客戶沒有堅持,那優秀的戶外案例就更不可能產生了。呼籲品牌客戶來大聲要求,逼著產業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