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說的電子商務的條件是網絡的成熟和普及,但這些就夠了嗎?

對於電子商務而言,憑我們目前的直覺,我們會知道它應該和網絡、計算機、商務運作等因素有關係。商務運作很早就有,基本上是理念上可以解決的問題。商務運作需要諸多技術的支持,比如,電話的產生,電視的產生等,都對商務活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是,即便如此,我們依然沒有電話商務、電視商務等詞語流傳開來。計算機的產生同樣對我們的商務活動產生了巨大影響,我們可以使用計算機提高我們的商務效率等。儘管這些技術對商務活動產生了巨大作用,我們仍然認為這些技術只是商務的輔助手段。但互聯網的產生和發展卻改變了這一切,為什麼呢?

我們所說的電子商務的條件是網絡的成熟和普及,但這些就夠了嗎?

首先,我們考察一下剛才提到的這些技術,電話的使用使得商家和消費者建立了直接有效的溝通,電視的使用使得商家的宣傳面無限擴大以吸引更多消費者的目光,但電話聯繫一般是商家主導的,並且在此過程中,通過電話獲取信息的效率偏低,我們基本上獲取的是聲音信息,再者,如果時間過長,電話的費用就會很高,所以電話對於商務而言僅僅是一個輔助工具,而不可能成為消費者一種主動消費的生活模式。電視也是如此,電視的溝通是單向的,也是商家主導的方式,故而消費者只是被動的接受者,也不可能形成一種消費者主動參與全新的商務模式。

我們所說的電子商務的條件是網絡的成熟和普及,但這些就夠了嗎?

接著,我們來看一看互聯網。互聯網同樣是一種技術,並且在互聯網不夠發達,不夠普及的時候,互聯網的功能就如同電話、電視一樣,只能作為商務的輔助工具。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計算機也僅存在於一些科研機構及大型企業中,網絡同樣也只存在於這個小範圍之中,即便有的大企業之間通過網絡進行業務往來,也只是少數的專利,不是全社會範圍內的一種商務運作方式。當網絡不夠發達的時候,網絡速度偏慢,網絡信息不夠充分,網民較少等問題都使得網絡不過是商務的輔助工具而已。

我們所說的電子商務的條件是網絡的成熟和普及,但這些就夠了嗎?

但互聯網畢竟不同,互聯網從其出生之日起便有其天然的開放性,互聯網同時具備了消費者的訴求表達功能,互聯網的交互性又使得商家和消費者能隨時進行交流。當網絡技術快速發達、網絡用戶普及之後,特別是web2.0之後,互聯網作為一個能全面模擬現實的平臺創造了全新的互聯網生活模式,人們通過互聯網學習、交流、購物等。當互聯網成為一種生活模式的時候,互聯網商務還在話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