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節假專題」國慶將至 靜觀銅價如何演繹

SMM 9月28日網訊:

進入9月,滬銅從年內低位46940元/噸開啟反攻,摸高50820元/噸,此時站在國慶大假的關口,銅價又該如何演繹?

「SMM節假專題」國慶將至 靜觀銅價如何演繹

6月以來,隨著銅價的階梯式下跌,精廢價差收縮,廢銅逐漸開始退出消費,上期所庫存降至去年10月以來低位,6月初至今庫存共降16.1萬噸。而9月進口盈利窗口大開,不斷吸引著LME庫存和保稅區庫存向國內遷移,LME庫存降至今年1月以來低位,保稅區庫存已不足40萬噸。

目前上期所庫存11.1萬噸,倉單3.7萬噸,1810合約持倉今日還剩8萬手左右,剩餘實際交易日7天,假設10月15日交割3萬噸,1810合約每天需以1萬手左右的量級減倉,否則就有“軟逼倉”的可能。從當前期限結構來看,1810至1902合約皆為back結構,合約間平均價差倒掛100~200元/噸左右,從1903至1909合約才呈現contango結構,合約間價差均不足100元/噸,且1810合約絕對價格比1909合約高出300元/噸左右。再看進口貨源方面,保稅區可流通庫存已然不多,而海外煉廠基於明年長單談判等因素一般年末發往中國零單有限,因而預計接下來進口銅流入應不會太多。而上期所近月合約間的back結構已維持月餘,現貨的相對強勢是近期的主基調,不過從SMM所報現貨升貼水來看,9月19日滬銅跳空高開於49000元/噸上方起,現貨升水就開始見底,下游明顯畏高,對此價格不買賬,升水迅速從300元/噸左右下調至20元/噸左右,而下游依然駐足,國慶節前備貨力度明顯不及預期。並且隨著滬銅價格的回升,精廢價差上修,廢銅貨源流出,廢銅經濟效益開始顯現,廢銅消費轉好,反過來掣肘精銅消費。不過由於下游備庫力度不夠,經過九天的庫存消耗,節後回來的補庫行情或許可期。

「SMM節假專題」國慶將至 靜觀銅價如何演繹

眾所周知,銅價一向以預期為定價驅動,疊加其極強的金融屬性,註定了銅是受到宏觀面波及最大的金屬之一。貿易戰以來,銅價一直承壓下行,尤其是2000億關稅懸而未決久矣,已然提前透支了下跌預期,在宏觀影響邊際趨弱的情況下,眾多資金等著此事件一旦落地即反手做多。因為銅基本面並無明顯變化,現貨方面的支撐有力,此波反彈顯然意料之中。不過滬銅在上行過程中留下了幾處跳空缺口,在半年線50500元/噸一線附近也顯得壓力頗大,多頭信心不足,銅價開始有減倉回落之跡,節前國內資金還是以避險為主,節後回來走勢還有待倫銅指引。

國慶期間,歐美方面數據頗多,關注美國9月ISM製造業指數,美國小非農和非農就業人數變動,及其對美元指數的影響。在無滬銅共振的環境下,預計倫銅將受到更多歐美情緒面及美元走勢影響,不過近期以來倫銅的走勢都弱於滬銅,滬銅已突破7月底的高位,而倫銅僅持平於彼時高點,預計國慶期間如無明顯宏觀利空消息,倫銅有機會繼續摸高6400美元/噸一線,可能會呈現衝高回落態勢。

然而週期拉長來看,供給方面,預計今年新投產的精煉產能將逐步釋放,且在現貨銅精礦TC/RC持續上漲下,煉廠提高產量的可能性亦較大。而需求端的唯二亮點,基建與全國電網投資的追加目前有待觀望。疊加當前恐怕曠日持久的貿易保護注意的盛行,我國經濟內憂外患,預計此後亦將經過陣痛而涅槃,對以預期定價的銅來說壓力頗大,銅價之路,恐道阻且長。

(SMM謝雨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