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SMM:供應過剩 消費無明顯好轉 滬鉛年均價重心或將下移

SMM4月3日訊:回顧近三年的鉛價,由於環保等因素,鉛供應階段性緊張頻發,促使鉛價在每年2-3季度走出一波牛市,而今年鉛供需格局是否發生變化,鉛價能否延續?在由上海有色 網主辦的2019(第十四屆)上海鉛鋅峰會上,上海有色 網資深鉛分析師夏聞鳴表示,SMM預計2019年倫鉛將運行於1800-2350美元/噸,滬鉛 15500-19500元/噸,年均價重心將由去年的19000元/噸,下移至17000-18000元/噸範圍內。


SMM:供應過剩 消費無明顯好轉 滬鉛年均價重心或將下移


供應端:原生鉛供應出現降勢 而再生鉛新擴建項目集中

2019年國內鉛精礦供應持續偏緊

近兩年仍然有一定的新擴建產能,如2018年預計國內有接近10萬噸的新增,但又因環保等一系列的因素,實際釋放僅約5萬噸。


SMM:供應過剩 消費無明顯好轉 滬鉛年均價重心或將下移


2018年產量和進口同比雙降,據統計局數據,2018年鉛精礦產量133萬噸,同比下降5.9%。2018年鉛精礦進口量122萬實物噸,同比下降4%。考慮到礦資源貧化,新建產能釋放有限(鉛資源前景無憂,但短期難以快速轉化為產能),2019年礦供應偏緊格局暫難完全轉變。

2019年原生鉛產量或延續降勢

原生鉛:環保禁止“一刀切“,2019年原生鉛企業開工率或較去年上升,但由於2018年鼓風爐徹底淘汰,加上部分冶煉企業產品結構調整,原生鉛總體產能下降,預計2019年將下降10萬噸。

進口方面,2019年鉛錠進口關稅下調(對新西蘭、秘魯、哥斯達黎加、瑞士、冰島、韓國、澳大利亞、格魯吉亞以及亞太貿易協定國家的協定稅率進一步降低,如韓國鉛進口關稅由千分之六降至0),進口仍將有一定替補;LME鉛庫存降至歷史低位;滬倫比值收窄,鉛進口窗口打開時段或較去年減少;2019年進口或較去年收窄,但仍然保持在10萬噸上方。

2018-2019年再生鉛新增產能集中

再生鉛是近年需要重點關注的一個版塊,2018-2020年均有較多的新擴建產能(持證產能)。同時因為環保因素,再生鉛行業正處於行業優化升級過程中,非持證產能從持證產能轉換,但是在轉化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波折,包括去年的固廢管制、太和園區整改,重汙染限產等,導致2018年再生鉛在非持證產能減少,新增持證產能釋放有限,再生鉛產量不如預期。

但自2018四季度後,環保嚴格控制一刀切,同時2019年出臺相關政策從源頭起規範含鉛廢料流向,促使廢電瓶進一步流向持證企業,為持證企業的新增產能釋放提供了條件。

SMM預計2019年非持證再生鉛產量將繼續收窄至15萬噸。而新建產能基本集中在持證企業上,同時考慮到廢電瓶發生量(預計在410萬噸左右),預計2019年再生鉛產量同比增20萬噸以上。

消費端:電動車新國標、汽車負增長預期 以及5G啟動

終端市場:2019年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政策和產業自身,以及鋰電替代等。

政策1---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摩托車的新國標,電動車新國標促使電池“輕量化”,帶來的單隻電池耗鉛量下降,加之電動車行業本身已經過了發展高峰期,產量呈現下滑趨勢。

政策2---- 中國鐵塔成為動力梯次電池利用的試點,2018年中國鐵塔停止採購(新)鉛酸電池,2019年停止採購替換電池。(需考慮梯次電池的發生量)2018年底5G臨時牌照發放,2019年預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

從產業自身看,2018年汽車產量首次出現負增長,但由於其保有量較大,19年用鉛保持上升趨勢,摩托車則因行業替代加重,並無改善。


SMM:供應過剩 消費無明顯好轉 滬鉛年均價重心或將下移


出口方面,來自於東南亞等低成本國家的競爭加劇,考慮到出口關稅、人工等,蓄企境外工廠增加。進口方面,2019年進口關稅協定稅率和特惠稅率,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給予協定關稅,如韓國啟動活塞式發動機用鉛酸蓄電池稅率由8%降至7.5%、其他鉛酸蓄電池稅率由6%降至5%;澳大利亞和秘魯將至0;下調電池進口關稅,對國內消費帶來壓力。

今年:2019年鉛蓄電池市場延續淡旺季規律,企業和經銷商將繼續保持低庫存狀態。

長遠來看,2019-2020年仍然有一定的新擴建產能,替代部分小微企業的產能,促使行業集中度上升。SMM預計2019鉛消費保持微增狀態。

2018-2019年鉛供需平衡及後市鉛價展望

總體看,2019年中國鉛供應將由短缺轉為過剩,國內庫存較同期上升,但當前2019年LME鉛庫存跌至十萬噸以內,後續尚需一定時間修復,但又考慮到近3年的增值稅變化,SMM預計2019年倫鉛將運行於1800-2350美元/噸,滬鉛 15500-19500元/噸,年均價重心將由去年的19000元/噸,下移至17000-18000元/噸範圍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