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见资金困难,是长租公寓行业特有,还是中国中小创业公司的缩影

寓见资金困难,是长租公寓行业特有,还是中国中小创业公司的缩影

“长租公寓运营商寓见资产管理(上海)公司疑似爆仓!”10月16日,我爱我家集团前副总裁胡景晖又在朋友圈爆了个猛料。“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目前寓见公寓隶属的上海小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不能正常运转,具体情况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此事在10月17日新京报的相关报道也进一步得到证实。

寓见资金困难,是长租公寓行业特有,还是中国中小创业公司的缩影

自8月中旬胡景晖发出“长租公寓爆仓,一定比P2P爆雷更厉害”的言论以来,“爆仓”这两个字便显得格外刺眼和引人关注。而这一次,与“爆仓”一同出现的,还是公寓运营商中排名前十的寓见。这一时间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在这关注和热议背后,映射出的其实是大家对于行业发展的疑惑和迷茫:

即使做到寓见这样的规模也难逃资金困难的厄运,那么其他中小企业又将何去何从呢?

在融资越来越困难的大环境中,下一个倒下的又会是谁?

公寓“爆仓”原因远不止滥用租金贷这么简单

在本次关于寓见公寓的报道中,租金贷仍然被很多人认为是导致其“爆仓”的罪魁祸首,而事实上,公寓之所以出现所谓的爆仓(即资金链断裂),其原因绝不止是因为滥用租金贷这么简单。

寓见资金困难,是长租公寓行业特有,还是中国中小创业公司的缩影

作为行业排名前十的公寓运营商,寓见也曾获得不少融资。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一年内,寓见公寓曾先后完成三轮融资,其中的明星投资方包括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险峰华兴、联创策源等。今年4月25日,寓见还与中南合作,推出了华泰佳越-中南寓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项目资产估值为3.6亿。除此以外,寓见还与上海华瑞等银行有合作。

但即使有这么多融资渠道,为什么寓见还是难逃资金链断裂的命运?这还要从公寓行业发展的逻辑说起。公寓行业不盈利或者说利润很薄已经是大家默认的事实,但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企业趋之若鹜。其背后的动力,一方面是政策层面的鼓励支持,另一方面是看好行业未来的发展和围绕租客吃穿住行一整套的数据和巨大流量。所以很多企业即使赔钱也要跑马圈地抢占市场。

但做公寓前期投入很大,尤其是对于缺乏背景的创业系公寓而言,想要生存和发展必然离不开资金支持。于是,追求房源规模成为众多公寓企业的核心发展指标。毕竟,只有房源规模在行业里排的上名次,才有可能获得资本青睐。公开信息显示,成立于2014年的寓见公寓目前在上海的房源数量已达2万间,其扩张不可谓不迅速。

综上,导致公寓企业产生所谓爆仓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战略性失误,即在互联网热和资本驱动下,盲目追求房源数量,在企业迅速扩张中,失去了对现金流与扩张速度之间平衡的掌控;二是由于行业不成熟,没有成功的可复制经验,企业在自行摸索中容易范战术性错误,如为抢占市场不惜高价拿房,导致成本增加、空置率上升,以及我们最近常说的滥用租金贷等,从而引爆了资金链断裂的导火索。

通过金融创新建立长效解决机制或是根治“爆仓”的“良方”

从鼎家到寓见,公寓频繁“爆仓”背后所反映的,是行业基础配套的不成熟。公寓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但目前市场上尚无可以与之匹配的金融产品,这就导致不少企业病急乱投医,通过租金贷等方式饮鸩止渴。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需求,即使禁了租金贷,也还会有其他“替代药方”,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当前公寓行业金融产品的核心逻辑是抵押担保和主体信用,但事实上,光看这两个指标并不能体现公寓企业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也无法匹配目前的行业需求。“吸引金融产品进入,核心问题是租价比(一年租金/售价),分子和分母都很难动,观察国家政策的思路,是要通过非住转住的方式做大分母,这样的制度设计是很有智慧的,但是非住转住资产流动性很差,甚至不能流动、不能抵押,现在主要看主体信用,实际上就缩小了融资主体范围。”水滴管家创始人兼CEO冯玉光表示,“因此,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相关金融变革,以及配套政策的落地,如租赁权是否可以转移,流程是否可以简化等。让评价主体回归到资产本身。

这事实上也是今年4月25日,证监会、住建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想要解决的其中一个问题,《通知》中提到了应以收益法作为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底层不动产物业最主要的评估方法,这就让评价主体从转向了物业资产的孳息能力。

除此以外,6月1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保险资金参与长租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及10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推行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试点方案的通知》都体现了政府对于住房租赁行业的重视和大力发展的决心,行业相关制度与政策也都在不断完善中。作为租售并举国策的主要落地点,政府对于住房租赁的态度定然不会像对P2P那样一关了之,相信监管部门会洞悉问题本质,给出一个标本兼治的方法。

“通过住房租赁金融创新,或许可以打通长租公寓发展的任督二脉,解决短借长投的问题。”冯玉光表示,“如果可以把评价主体向物业资产自身孳息能力转变,再通过管理信息化、软硬件一体化把租约资产数字化、可视化、金融化。这样,即可以有效评估主体,也满足了金融风控所需要的数据闭环。”

目前,长租公寓行业的信息化正在快速发展。智能管理系统,在线签约,线上支付租金,以及智能门锁、电表等智能家居的覆盖率已经相当高,这就为租约资产数字化、金融化提供了基础。事实上,水滴管家已经通过公寓SaaS软件和智能硬件的深度一体化解决方案,成功构建房间、租客和设备的对应关系,不但可使业主信息、租客信息、房态信息等全部实时可视化,公寓的财务状况、空置率等运营数据也可都一目了然。从而满足了金融所需要的信息流、资金流等闭环。

寓见资金困难,是长租公寓行业特有,还是中国中小创业公司的缩影

正是基于以上条件,水滴致力于成为科技风控服务商,通过为公寓资产证券化提供科技风控、资产评估和信息披露等助贷产品,拓宽其融资渠道,水滴可以帮助公寓缓解运作中拿地、拿房、装修各环节的资金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