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明:新時期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否定「GDP掛帥」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大理10月15日訊(記者 魏金金)當前,推進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旋律。在13日召開的”2018特色文化產業與鄉村振興(雲南)高峰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張曉明在關於“空間轉向與產業轉型”的主旨演講中提到,當前文化產業發展要認清轉型機遇期,率先實現 “高質量發展”。

张晓明:新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否定“GDP挂帅”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張曉明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張曉明認為,“十二五”以來,中國文化產業開始進入“平臺期”,並出現了全新的發展特點,其本質是出現了重大轉型的態勢。這一態勢到“十三五”期間基本成形。用2018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話說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據國家統計局10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34722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2%,比上年提高0.06個百分點,文化產業整體增速放緩。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新時期文化產業正逐漸呈現新的發展態勢。

张晓明:新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否定“GDP挂帅”

製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邵希煒

新時期,隨著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轉變,如何保持文化產業持續穩態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是每一位業內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對此,張曉明認為,首先要認清發展形勢,當前我國文化市場已經從“戰略性短缺”進入“短缺與過剩並存”時代,從投資推動轉向消費拉動階段。具體表現在:中國文化市場已經在一定意義上“超越短缺”。比如,中國的電影20年前只有10億元的年度票房,現在將接近600億元,但是進入院線的為數有限,真正獲利的更是隻佔極少數。中國的動漫總量超越日本,但是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遠遠不及日等等。在供給過剩的情況下,消費升級已經跡象明顯;中國文化產業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由“互聯網平臺公司”主導的文化市場成為產業發展的新環境,這是新的文化生態,新的文化生產、以及新的文化傳承形勢;中國文化體制機制改革也進入了新階段,其主線就是“讓產業迴歸市場”。這一轉型取向與十八大以來的總體趨勢高度吻合,即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

其次是要更新發展理念,新時期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否定“GDP掛帥”,代之以新的發展理念。既要融合發展,也要統籌兼顧,並且實現可持續發展。所謂的“融合發展”包括文化產業內部融合,文化產業與實體經濟融合,文化產業和數字技術融合領域引領發展,鑑於文化產業正在走向“平臺經濟”時期,生產者和消費者身份的融合、市場行為和非市場行為的融合等等;所謂的“統籌兼顧”主要涉及到文化產業發展的“倫理層面”,即要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帶動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有效改善自然人文生態環境,提高居民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滿意度;在文化可持續發展過程中,要堅持代際公平、代內公平、保護生物、文化和創意的多樣性等基本原則。

張曉明認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在於,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要在新形勢下解決好市場和政府的關係。張曉明進一步用“四個認清”來進行清晰闡釋:首先,需要認清“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本身是一套“分散化的資源配置機制”。分散化的資源配置機制不僅表現在商業資源的配置上,也表現在公共資源的配置機制上;其次,要認清“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是法制體系,政府要從政策管理、“文件管理”,走向“依法管理”;再者,要認清需要在完善法制基礎上推動文化政策轉型,從“特惠型政策到普惠型政策”,從“小文化政策到大文化政策”,從產業推動政策到市場構建性政策。總之,要逐漸將以政府幹預市場為主要特點的“產業政策”轉向以公共服務為主要特點的“公共政策”;最後,要認清文化市場的特殊性,要從“管文化”走向“治理文化”。文化市場是精神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交易場所,必須有思想觀念的充分表達和競爭,才能出現真正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的好的產品和服務。推動文化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根據文化市場的特殊性,建立起政府、社會自律組織、企業和個人三重架構,將政府“管文化”轉變成為“治理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