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軍政府造 四川銅幣 十文

軍政府造四川銅幣十文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12月四川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四川軍政府接管了設在成都的四川造幣分廠。為滿足軍需和保路運動的需要,廢除了前清龍模銀銅幣,新創四川銀、銅幣模型,於1912年起,由四川造幣廠正式開鑄四川軍政府“漢”字銀、銅元。

鑑賞:軍政府造 四川銅幣 十文

在推翻封建王朝建立民國的過程中,軍政府曾發揮過重要作用(雖然後來演變成軍閥混戰)。軍政府作為非常時期的區域性臨時政府,曾發行過貨幣,如湖北軍政府和四川軍政府,都發行過銅幣。只有四川軍政府發行過銀元。這些貨幣,開始是為了籌措軍餉,維持政府開支,以後也成為區域性的貨幣。所以軍政府貨幣具有軍用貨幣和民用貨幣的雙重職能。

鑑賞:軍政府造 四川銅幣 十文

與孫像開國紀念幣和袁像銀元比起來,軍政府造四川銅幣流通範圍較窄,發行量與存世量自然無法與前二者相比。由於這個原因,接觸川洋的人比較少,研究者更少。但這並不表示川洋的研究價值和市場價值不高,向來經濟規律和收藏首要以“物以稀為貴”定律為標準。作為特殊歷史時期、地方政權的特殊貨幣,是歷史的產物,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物價值,是歷史的見證,好比過去農民政權發行的貨幣。

這枚軍政府造四川銅幣,藏品保存較好,其色澤自然,不論是文字還是圖案,都顯得自然細膩,深淺合適。正面中書四川銅幣四字,中心作海棠花一小朵,上邊加軍政府造四字,下邊加當制錢十文五字;背面用十八小圈繞一大圈,圈內篆文漢字,以直線紋為底。上邊加中華民國元年字樣,其銅字的金旁系連書四畫。

這枚軍政府造四川銅幣,包漿自然,雖有磨損,仍然是一枚具有很高收藏價值的精品銅元,其未來價值的升值無可限量。軍政府造四川銅幣代表了中國近代的貨幣文化,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濟、金融的興衰和滄桑,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