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樓院換新顏居民住得更舒心 城關區歷時8年整治294處「三不管」樓院

老旧楼院换新颜居民住得更舒心 城关区历时8年整治294处“三不管”楼院

“三不管”樓院舊貌換新顏

樓院不僅是老百姓生活的地方,也是折射城市民生形象的鏡子。但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加快,不少老舊樓院基礎設施落後、環境髒亂差、治安隱患多、管理缺位等問題越來越突出。同時,這些樓院長期處於無物業公司、無建設主體單位和無業主委員會管理,被人們稱作“三不管”老舊樓院,嚴重影響到居民生活和城市形象。

根據城關區2009年摸底,這樣的“三不管”樓院在當時共有369處,涉及面積63萬平方米,居民多達33420人。如何破除這種狀態,優化居民居住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改善城市樓院面貌?城關區自2010年起將“三不管”樓院整治作為重要民生工程,以淨化、亮化、綠化、硬化、文化和安全為標準,採取多項整治措施,8年內使294處樓院換新顏。

曾經髒亂破而今淨靚美

甘家巷小區位於甘家巷10-14號,建成於1991年,已有近30個年頭了。小區共3個單元126戶居民。因開發商棄管,小區成為“三不管”樓院。甘家巷社區書記楊鈺娟介紹說,過去院落地面沒有硬化,全是土層,一遇到雨雪天氣泥濘難行,外牆牆皮脫落不美觀,上下水排水系統不暢通,常常導致化糞池堵塞,汙水外溢。暖氣不熱,這些問題總是反覆發生。楊鈺娟說,每次解決完問題沒幾天就又有新問題出現,以前她的辦公室隔三差五總有該小區住戶的投訴或求助,門檻都快被踏平了。

自去年市政府及區政府投資120萬元,對該小區進行整治後,這個人見人煩的小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但地面硬化,還修建了花崗岩臺階。暖氣被改造為分戶供暖管道,住戶們可按照自己需求溫度進行暖氣調整。外牆鋪設了鋁塑面板,內牆粉刷乳膠漆。樓頂的防水層也重新鋪設,頂樓的住戶再也不用擔心雨天漏水了。新修建的大鐵門看著也很闊氣,院子裡給排水管網也重新鋪設。小院中央有一棵大槐樹,周圍擺放了一些休息椅,槐樹樹幹也進行了裝飾。

位於中路子63-73號家和小院(原蘭州四毛廠家屬院),建成於1979年,已有38個年頭了。原建設單位四毛廠破產後,小區就無人管理了。該小區2棟樓5個單元,68戶居民。由於年代久遠,小區基礎設施年久失修,樓體內外牆壁嚴重破損,居民們私搭亂建煤炭房、自行車棚隨處可見。小區下水管網腐朽阻塞,各類垃圾亂堆亂放,路面坑窪不平,就連圍牆也搖搖欲墜,無照明設施。部分地基下沉,一遇到雨天,積水倒灌,小院就成了一片汪洋。

日前記者來到中路子小巷,遠遠就看到有兩棟新粉刷的居民樓十分顯眼,紅色的牆體配以水泥灰的窗框,好看又簡潔的外觀,如今的家和小院讓人難以與曾經的四毛廠家屬院聯繫起來。走進院子,硬化的水泥路面平整乾淨,兩棟樓之間的通道乾淨寬敞,地上擺放著幾盆居民家養的花草,一幅愜意休閒的景色。

精細化打造人文化建設

在改造過程中,該區堅持精細化、高標準、高質量實施道路、牆面、管道、綠化等建設,注重融入文化元素,提升整治品位。

城關區房管局負責人介紹,為實施改造的“三不管”樓院設置環衛設施,要求垃圾容器密閉整潔,無暴露垃圾,垃圾道封閉,生活垃圾實行袋裝化,做到日產日清。

為實施改造的“三不管”樓院增補亮化設施,要求做到路燈、電杆等設施外觀完好、工作正常;在一些具備條件的樓院內安裝了道路景觀燈,並在各樓院門頭安裝了小區標示等專業燈具。

按照“宜綠則綠、規劃建綠,見縫插綠、拆牆透綠”原則,大力實施樓院綠化;綠地內無亂搭亂建或違規佔用現象;綠地內綠籬、涼亭、石臺、石椅、門拱、長亭等園林設施和綠化燈具完好。

重點突出道路、牆面、屋面等,全面實施硬化,要求做到樓院內路面全面硬化,無坑窪破損積水現象;人行道、路沿石、護欄、道路兩側擋牆完好整潔,無殘垣斷壁;井、溝、渠等排汙排洪設施齊全、完好、暢通,無破損、缺失,無堵塞、外溢現象;樓頂防水層完好,外簷水泥無脫落現象。

在此基礎上,對樓院牆面修葺粉飾,要求做到牆面乾淨整潔,粉飾保持完好,無破損;在樓院內設置專門的廣告張貼欄、市民公德宣傳欄、樓院打造大事記等公益宣傳設施;樓群開闢健身區,安裝體育健身配套設施。依託樓院修葺粉飾的牆面,發動住戶和轄區藝術文化人才,自主打造文化牆體,提升打造品位。

同時為改造的樓院配備防護門和治安亭,並聘請治安人員進行全天看護;為樓院安裝視頻探頭,並連接至區街兩級視頻監控平臺。要求院內車輛管理運行有序,無亂停亂放機動車、非機動車現象。為樓院配齊消防設施,有條件的樓院配備單元防盜門等設施。

公益性實施項目化管理

記者從城關區政府瞭解到,在實施過程中,該區重點安排29名縣級幹部和31個部門對24個街道和九州管委會進行“一對一”幫包整治“三不管”樓院。

8年來,共投入“三不管”樓院改造資金10187.2萬元,2010年至2014年“三不管”樓院改造初期,開展縣級領導、包街部門和各街道通過聯繫企業贊助,社會公開募捐等形式,籌集資金3920萬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捐助260.7萬元,省市部門支持1186.8萬元,縣級領導籌資1011.2萬元,包街部門、街道籌資1461.3萬元)。

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嚴把原材料進貨關和施工質量關,加強了對施工噪聲、粉塵、廢氣、廢水的控制治理,創造了安全健康、文明標準的工地環境。

根據整治樓院實際情況,合理分配資金,做好資金監管,確保專款專用。整治完工後,各幫包領導及包街部門指導施工單位完善工程管理資料,並督促和協調職能部門對工程質量嚴格審核把關,做好了驗收工作。

樓院整治改造至關重要,但後期管理更不可缺。為鞏固整治成效,實現長效管理,城關區建立了“街道—社區—樓院長—樓座長”四級管理服務模式,建立健全了樓院業委會,有效提高社區管理和服務能力,增強了社區聯繫居民、掌握民情民意的能力,讓樓院服務更便捷、管理更高效。□蘭州日報全媒體首席記者楊晟途特約記者陸榮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