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榆中:“硬核”防控不給“三不管”樓院留死角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季桂珍 記者王斌報道 社區“三不管”樓院多為年久老舊樓院,沒有專業物業管理,平時管理較為鬆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特殊時期,榆中縣緊盯問題短板,集思廣益、創新工作模式,強化轄區內“三不管”樓院疫情防控措施,確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目前全縣 95 幢 “三不管”樓院已全部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其中 4 幢樓院暫由社區幹部代管,做到了疫情防控全覆蓋。

甘肃榆中:“硬核”防控不给“三不管”楼院留死角

不漏一院一戶 群防群治防控疫情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特殊時期,榆中縣城關鎮加強組織領導,責任到人。針對社區幹部都是女同志的情況,城關鎮及時抽調鎮機關幹部,由鎮領導班子成員帶隊,深入各社區 " 三不管 " 樓院防控疫情。

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社區幹部加班加點給轄區住戶逐一打電話詢問家庭人員出入情況,不漏一戶一人。嚴格落實 “人盯人” 網格化管理,凡是外地來榆人員,全部建立“人盯人”網格化管理花名冊,確保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加強對返鄉人員、流動人口的追蹤、篩查和健康管理。對居家留觀人員,採取人盯人等方式跟蹤管理,切實加強對居家隔離人員的管控。同時,把疫情防控宣傳資料,送到每戶居民門口,通過電話告知,避免直接接觸,做到有效防控。為了讓居民更有防護意識,他們拿著喇叭在小區內播報,引導居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門、不聚會。

儘管社區人員緊張,在城關鎮黨委的支持下,4 個社區 95 個 “三不管” 樓院都設立了疫情防控點,安排幹部輪流值守,“防控的是疫情,凝聚的是人心” 幹部們默默的付出,感動了更多居民,在幹部們的帶動下,截至目前,各社區已有 557 名居民主動參與到這場戰 " 疫 " 中,構築了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甘肃榆中:“硬核”防控不给“三不管”楼院留死角

開啟大喇叭“硬核喊話”防控模式

“居民們注意了,減少外出、親友聚會,避免人員聚集,出門要戴好口罩,做好防護措施,暫停所有社區文娛活動,外出返鄉人員自覺測量體溫,進出人員、車輛嚴格排查登記 ……”,在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後,榆中縣的 “三不管” 樓院不斷響起居民熟悉的大喇叭聲,開啟了他們的“硬核喊話”防控模式。

城關鎮 4 個社區範圍內“三不管”樓院較多,沒有專門物業服務公司,疫情防控工作是各社區面臨的最大難度,各社區積極創新工作方式,堅決打好樓院疫情防控戰。為了儘快將防範疫情的知識傳播到“三不管”樓院的每個人中去,城關鎮各社區創新方法通過大喇叭喊話居民。

“我們轄區的‘三不管’樓院都是老舊小區,老年人居多,喇叭喊話

更方便他們接收信息”。一悟路社區幹部金豔娟說。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開始各社區專門成立了“喇叭喊話”小組,每天在“三不管”樓院巡邏喊話,一天兩遍,從未落下,“喊

話效果也不錯,大家不但意識到了防控的重要性,許多住戶主動承擔起了小區的防疫工作 ”。

開啟人人都是“守門員”防控模式

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城關鎮 4 個社區 95 個 “三不管” 樓院都設立了疫情防控點,安排幹部輪流值守。儘管社區人員緊張,防控的是疫情,凝聚的是人心。幹部們默默的付出,感動了更多居民,他們積極配合並主動參與到防控工作中,構築了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城關鎮興隆路社區東路機械廠住宅區黨支部黨員王建濤今年 52 歲,所居住的小區是典型的“三不管”樓院,他第一時間跑到社區主動要求在住宅樓院設立黨員先鋒崗。“ 抗擊疫情不是社區的事情、也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我們大家的事情,我是黨員,我先行動起來,我一定會號召更多的黨員來共同站好這個崗。”王建濤說,通過積極組織小區內 16 名黨員,進行分組輪流值守,同時,還為小區內其他住戶做思想工作,號召家家戶戶都行動起來。僅機械廠家屬院目前就有 50 戶住戶主動報名值守。更讓人感動的是,有一名群眾主動值守時沒有戴口罩,王建濤掏出自己僅有的一個 N90 口罩給這位居民。“我也害怕危險,難道醫院裡的大夫就不危險嗎?社區裡每天入戶的工作者就不危險嗎?我們自己的院子就得我們自己來保護。”這就是一個共產黨員的心裡話。

截至目前,榆中縣所有“三不管”樓院無遺漏的設立疫情監測點、勸返點。對於進出小區的車輛和人員,嚴格排查,做好登記、勸返等工作。對於轄區重點人員,每天進行體溫監測、追蹤管理等,堅決做到“早排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防止疫情擴散蔓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