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是唐太宗凌烟阁大功臣,如何却成了升米恩斗米仇的典型

他曾经是唐太宗凌烟阁大功臣,如何却成了升米恩斗米仇的典型

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其中一家比较富裕。有一年,天灾导致田中颗粒无收。穷的一家没了收成,只能等死。富的一家有很多粮食,就给穷人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穷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恩人!熬过最艰苦的时刻后,穷人就前去感谢富人。说话间,谈起明年的种子还没有着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说:这样吧,我这里的粮食还有很多,你再拿去一斗吧。穷人千恩万谢地拿着一斗米回家了。

回家后,家里人说,这斗米能做什么?根本就不够明年地里的种子,他们太过分了,既然这么有钱,就应该多送我们一些粮食!这话传到了富人耳朵里,他很生气,心想,我白白送你这么多的粮食,你不仅不感谢我,还把我当仇人一样忌恨。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从此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他曾经是唐太宗凌烟阁大功臣,如何却成了升米恩斗米仇的典型

这就是“升米恩,斗米仇”。

升米养恩,斗米养仇是指如果你在 危难的时候给人很小的帮助,人家会 感激你。可如果给人的帮助太多,让其形成了 依赖,一旦停止帮助,反而会让人忌恨。

人虽有感恩之心,但是恩情过度,也会过犹不及,反而造成仇恨,期间尺度要掌握好,避免别人恩将仇报。

他曾经是唐太宗凌烟阁大功臣,如何却成了升米恩斗米仇的典型

侯君集

侯君集(生年不详-公元643年),唐朝著名的军事将领,今陕西旬邑人,出身于关陇贵族世家,早年人比较浮夸,学弓箭学不会,还号称自己有勇武。后来加入秦王府,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军功,逐渐被李世民赏识,得以参与各项事务的谋划。被封为左虞侯、车骑将军,加封潞国公。

唐武德九年,李世民与李建成矛盾激化,李建成拉拢尉迟恭不成,派人刺杀,失败后尉迟恭与侯君集劝谏李世民与李建成决战,于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亲自率领侯君集等人埋伏玄武门,诛杀李建成及李元吉。李世民即帝位后,封侯君集为左卫将军、潞国公,赐邑千户,后又封为右卫大将军。贞观四年,侯君集又迁为兵部尚书,开始参与朝政。贞观十一年,侯君集获封陈州刺史、陈国公。十二年官拜吏部尚书、光禄大夫。侯君集出身行伍,五大三粗,功成名就以后努力读书,参与官员的选拔,定制吏部考核题目。出将入相,圣眷隆重。击吐蕃,平吐谷浑,灭高昌,立下赫赫之功!然而正是灭高昌国这一颠峰之战,使得侯君集开始了人生的转折点!

他曾经是唐太宗凌烟阁大功臣,如何却成了升米恩斗米仇的典型

李世民与侯君集

贞观十三年,高昌王不服唐皇统治,麹文泰命令断绝西域与中原的商业往来,李世民怒不可遏,征召麹文泰入朝觐见,麹文泰称病不去。于是李世民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大军前往讨伐。麹文泰得知唐军讨伐消息对国人说:“唐国距离高昌有七千余里,中间还有沙漠两千里,冬冷夏热,没有水草,大军难以前行。若唐军强行军至高昌,二十天内粮草必然吃完,那时候与唐军接战一定打败他们,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然而侯君集大军行至碛口,麹文泰却已经病死,其子麹智盛继承王位。

他曾经是唐太宗凌烟阁大功臣,如何却成了升米恩斗米仇的典型

侯君集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很快包围高昌国都城。高昌新王麹智盛穷途末路,连忙致书给侯君集解释是先王对唐天子无礼,而自己刚继位没有什么过错,希望能手下留情。侯君集回书给麹智盛表示如果是真心悔过,就在军门束手投降。但麹智盛嘴上讨饶,其实心底仍抱有翻盘幻想,他暗中联系西突厥希望突厥能派兵来援,但此时唐朝如日中天,势不可挡,西突厥衰败,畏惧唐军不敢来。

麹智盛冥顽不灵,侯君集忿怒调集工程器械攻打,抛车砸出的石头让城内人无处躲避,麹智盛无计可施,开城投降。侯君集分兵平定高昌各地,摧枯拉朽,高昌国灭亡。

他曾经是唐太宗凌烟阁大功臣,如何却成了升米恩斗米仇的典型

侯君集灭高昌后,以为自己有灭国大功,在未奏请李世民旨意前就委派官员并将一些没有罪的人发配,又私自将高昌国宝物据为己有。手下将士们知道后上行下效盗取金银珠宝,侯君集己身不正不敢治将士们的罪。事情传开,班师回朝后李世民命司法官将侯君集捉拿下狱。中书郎岑文本认为侯君集是功臣大将,不能轻加屈辱,上书李世民请求将侯君集释放。李世民同意。然而侯君集本以为两番出征西域,战功卓著,应受嘉奖,结果却因为贪财这种小事而被下狱,因此心中不平,虽然后来被释放,但心情郁闷,怏怏不乐,渐有反叛之心。

他曾经是唐太宗凌烟阁大功臣,如何却成了升米恩斗米仇的典型

张亮被派往洛阳任都督,侯君集与张亮私交甚好,问张亮:“你怎么会遭到排挤?”张亮惊讶:“如果因为公务而在外做官就是遭到排挤,那么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被排挤了。”侯君集恨恨道:“我平定一个国家,回朝后却惹得皇上大怒,难道不是排挤?”侯君集说着还挽起袖子愤愤道:“这样子活不下去了,你能造反吗?要是可以,我和你一起造反!”探听侯君集如此胆大妄为的话,张亮恐惧,慌忙密报李世民,李世民叹气,对张亮说:“你和侯君集都是功臣。这些话侯君集只告诉给了你一个人,到时候他不认账,你也拿他没办法,反而有诬告功臣嫌疑。”

他曾经是唐太宗凌烟阁大功臣,如何却成了升米恩斗米仇的典型

李世民让张亮不要外传,将事情压下,对待侯君集还是和以前一样宠幸,甚至命阎立本画侯君集等二十四人的功臣画像置于凌烟阁,其中侯君集列为第十七位。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唯恐被废,得知侯君集常有怨恨,而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又在东宫任职,于是多次派他引侯君集入东宫密谈。侯君集劝李承乾谋反。两人暗中筹谋,侯君集担心计划泄漏,心中不安,常常晚上睡不着,知夫莫如妻,他的妻子见状,知道丈夫又要做冒险事情,就劝他说: “你是国家重臣,怎能如此?你如果有对不住国家的事情,还是早日自首,肯定能保全性命。”

侯君集用沉默回答,继续铤而走险,一步步堕入深渊。

他曾经是唐太宗凌烟阁大功臣,如何却成了升米恩斗米仇的典型

侯君集

很快,因为李承乾行事不密,谋反失败,事情败露被废,贺兰楚石为洗脱罪责,将侯君集与李承乾一起谋划造反的事上奏李世民。李世民觉得侯君集有安定国家的大功,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不想治侯君集的死罪,但群臣进谏说侯君集的罪天地难容,如赦免则日后国家不宁。李世民无奈,最后忍痛将侯君集处死。四月初六,侯君集因谋反被杀,并没收了他所有的家产。临刑前,侯君集倒也算条汉子,表现的从容不迫,只向李世民请求赦免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李世民念其功勋,允诺他的请求。

他曾经是唐太宗凌烟阁大功臣,如何却成了升米恩斗米仇的典型

李世民

如此,凌烟阁功臣之一,落魄之时感念李世民的知遇之恩,玄武门之变奋不顾身,舍生忘死,为李世民粉身碎骨,抛头洒血,晚年却因恩宠太过性情狂傲乖张而生出异心,酿成杀身之祸,让人喟叹。

综上,我们可以总结:

1.一个人在遭遇困难或者感觉痛苦的时候,如果能给予他帮助、关爱,帮他解决困难,摆脱痛苦,他就会对你产生感激的心理。他困难越重,痛苦越深,对你的感激情绪就越强烈,越愿意报答你。

2.每个人的情感都有习惯性,感激的情绪多了人会觉得理所应当;久了人会觉得可有可无甚至得寸进尺。我们想让别人永远保持感激,就要学会把握好尺度。帮助别人不能太积极、频繁,不能让别人习以为常。

他曾经是唐太宗凌烟阁大功臣,如何却成了升米恩斗米仇的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