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最难卖的单品?这家企业告诉你,我一直卖高价却依然能卖脱销

有人说,苹果是一个最大众、最难做品牌的单品。

有一家企业,他们的苹果在市场上始终维持高价,从不随着行情的变化而波动,并且还能做到始终卖脱销。对苹果行业有所了解的朋友可能已经猜到了,没错,就是青怡!

苹果最难卖的单品?这家企业告诉你,我一直卖高价却依然能卖脱销

为什么青怡苹果能在行业里表现的如此出色?

近日,笔者带着这种疑问受青怡邀请来到了美丽的洛川,参加了青怡苹果2018经销商发布会,并且亲身走访了青怡的自有基地和加工园区,心中的疑团终于得以解开。

首先,笔者参观了青怡在洛川石头镇的自有基地,青怡董事长陈建勋介绍说,这里是青怡的“南园”,入目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设施农业基地,在参观基地过程中,我们还发现“青怡基地”在当地还是一个“循环农业”的代表作。

苹果最难卖的单品?这家企业告诉你,我一直卖高价却依然能卖脱销

“青怡基地”里养了一千多只羊,两百多只牛,并用牛羊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用到果品的种植板块,实现了真正的“循环农业”,这一点让笔者颇为惊艳。

苹果最难卖的单品?这家企业告诉你,我一直卖高价却依然能卖脱销

苹果最难卖的单品?这家企业告诉你,我一直卖高价却依然能卖脱销

据陈总介绍,青怡目前自有基地6700多亩,基本都是采用这种现代化种植模式。

在参观完“南园”之后,我们又去了青怡的“北园”。

北园使用的是传统模式,青怡以农资作为杠杆,与当地的农民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让农民愿意将好果给青怡,从而保证了果品的品质。

在跟陈总的交流中,笔者发现,青怡通过这几年在洛川产区的深耕,与当地农民已经建立了深度的互信关系。

苹果最难卖的单品?这家企业告诉你,我一直卖高价却依然能卖脱销

在今年各大主产区因为冻害等原因受损严重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经销商对于“订园子”这件事已经望而却步,青怡苹果逆时而上,依然选择坚持契约精神,与农民签订收购合约。青怡的这一举动将很大的风险抗在了自己的身上。这也恰恰体现了青怡苹果对于农民的一种责任。

相应的,青怡苹果也赢得了洛川当地果农的信任。因此,在今年好果数量有限的情况下,青怡依然收到了优质的好产品,保障了源头供应。

笔者在现场也采摘了青怡合作果园的苹果品尝,发现口感真的不错。

苹果最难卖的单品?这家企业告诉你,我一直卖高价却依然能卖脱销

在“北园”参观完之后,我们去到了青怡的分选加工车间,在现场我们不仅看到了青怡刚刚投产的苹果分选线,还有竣工落成的冷库。

在参观过程中,笔者很有感触,青怡目前使用的分选线真的是结合了目前洛川苹果产业特性,进行了非常具有差异化,并且细致入微的定制。

苹果最难卖的单品?这家企业告诉你,我一直卖高价却依然能卖脱销

比如,青怡结合洛川苹果皮薄,怕碰伤等特性,对分选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良,从而保证了苹果的品质。

所有的这一切,让我们看到,青怡在保证源头果的品质上,也通过现代化的装备以及技术投入等采后手段,保证了最终流向渠道端的果品质量。

苹果最难卖的单品?这家企业告诉你,我一直卖高价却依然能卖脱销

第一个做C2B模式的水果企业

在参观完青怡的加工厂之后,笔者也有幸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主流区域经销商开展了一次集中座谈会。

会上,青怡的代表也推出了青怡今年的口号:“青怡苹果,一切刚好”。

苹果最难卖的单品?这家企业告诉你,我一直卖高价却依然能卖脱销

在青怡代表介绍青怡苹果的过程中,我们惊讶的发现,原来青怡苹果是国内水果行业第一个做C2B模式的现代化贸易集团,为什么这么说呢?

很多人不知道,青怡除了苹果之外,他们还有大米、大闸蟹,粮油等板块,并且这些板块在整个青怡集团体系中已经非常完善了。青怡在华南地区拥有十几万的会员数量,他们通过其他产品的导入和会员关系的维护,在会员心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从而使得青怡可以从消费端倒推零售端再到批发端进行产品铺货。

所以,笔者理解为青怡是中国果业第一个做C2B模式的。

苹果最难卖的单品?这家企业告诉你,我一直卖高价却依然能卖脱销

当我们看到2017-2018产季青怡苹果在各地的销售情况之后,我们惊讶的发现,青怡苹果在上一个产季已经卖脱销了。

笔者在采访陈总时,陈总信誓旦旦的表示,今年青怡苹果大概有6000吨-7000吨的产量规模,我们将会进一步的细化与拓展全国各地渠道。并且以最忠诚的态度服务好每一位会员。

我们相信,青怡苹果这种C2B的产业模式,也是值得其他企业借鉴的,在今天社群大时代的背景之下,中国水果行业的优质供应商,是否可以有机的抓住终端消费者,将成为你决胜千里的重要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